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宗派论文--禅宗(佛心宗)论文

汉喃文献《禅宗本行》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5页
    一、选题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13页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禅宗本行》的作者与成书经过第15-30页
    第一节 《禅宗本行》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第15-21页
        一、黎朝佛教的状况第15-18页
        二、真原禅师的生平与作品第18-21页
    第二节 关于《禅宗本行》的成书第21-30页
        一、《禅宗本行》的刻印与流传过程第22-26页
        二、《禅宗本行》两种版本的区别第26-30页
第二章 《陈朝禅宗本行》所记载越南竹林禅派形成、发展与禅派思想特征第30-63页
    第一节 《陈朝禅宗本行》撰写的背景第30-40页
        一、越南陈朝的概况第30-32页
        二、宗教情况第32-40页
    第二节 陈朝皇帝崇佛的考略第40-53页
        一、陈太宗第41-45页
        二、陈圣宗第45-46页
        三、陈仁宗第46-51页
        四、关于《陈朝禅宗本行》的评价第51-53页
    第三节 竹林禅派佛学思想的独特性——以《居尘乐道赋》、《得趣林泉成道歌》和《詠花烟寺赋》三则作品为例第53-63页
        一、“居尘乐道”学说第53-57页
        二、入世精神第57-61页
        三、政府对竹林禅派的信任第61-63页
第三章 《禅宗本行》的学术价值第63-73页
    第一节 语言学价值第63-66页
        一、越南中世最早喃赋的代表第63-64页
        二、喃赋与佛教第64-66页
    第二节 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第66-73页
        一、禅师小传第66-70页
        二、喃文历史演歌第70-71页
        三、喃赋特点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一、喃字文献在越南文化历史上的地位第73页
    二、竹林禅派在越南佛教历史上的重要性第73-75页
附录1、越中纪年对照表第75-79页
附录2、翻译《居尘乐道》赋第79-90页
附录3、《禅宗本行》书影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后记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文化对员工自我领导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空心楼盖结构分析方法及板柱节点冲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