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7-21页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8-21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35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1 不安全行为理论 | 第21-25页 |
2.1.1.1 不安全行为概述 | 第21-22页 |
2.1.1.2 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 | 第22-25页 |
2.1.2 事故致因理论 | 第25-27页 |
2.1.2.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第25页 |
2.1.2.2 事故遭遇倾向理论 | 第25页 |
2.1.2.3 事故因果理论 | 第25-26页 |
2.1.2.4 管理失误和人因失误理论 | 第26页 |
2.1.2.5 轨迹交叉理论 | 第26页 |
2.1.2.6 现代事故致因理论 | 第26-27页 |
2.1.3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7-29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9-35页 |
2.2.1 国内外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29-33页 |
2.2.2 我国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33-35页 |
2.2.2.1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概述 | 第33页 |
2.2.2.2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3-35页 |
3 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9页 |
3.1 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概念 | 第35页 |
3.2 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3.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36-38页 |
3.3.1 灰色关联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36页 |
3.3.2 适用性分析 | 第36-37页 |
3.3.3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过程 | 第37-38页 |
3.4 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38-46页 |
3.4.1 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0页 |
3.4.2 指标数据的获取 | 第40-41页 |
3.4.3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1-45页 |
3.4.4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4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第49-67页 |
4.1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概念 | 第49页 |
4.2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4.3 系统动力学 | 第50-53页 |
4.3.1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 | 第50页 |
4.3.2 适应性分析 | 第50-51页 |
4.3.3 系统动力学分析步骤 | 第51-53页 |
4.4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与意向性不安全行为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53-65页 |
4.4.1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因果关系的构建 | 第53-59页 |
4.4.1.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4.4.1.2 因果关系分析 | 第55-59页 |
4.4.2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SD模型构建 | 第59-61页 |
4.4.2.1 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的构建 | 第59-60页 |
4.4.2.2 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仿真方程的构建 | 第60-61页 |
4.4.3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4.4.3.1 模型仿真模拟的数据来源 | 第61-62页 |
4.4.3.2 模型仿真模拟方案的确定 | 第62-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研究 | 第67-77页 |
5.1 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 | 第67-71页 |
5.1.1 个体特征管理 | 第67-68页 |
5.1.2 机器设备管理 | 第68-69页 |
5.1.3 组织环境管理 | 第69-70页 |
5.1.4 作业环境管理 | 第70-71页 |
5.2 意向性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 | 第71-75页 |
5.2.1 行为态度管理 | 第71-72页 |
5.2.2 主观规范管理 | 第72-74页 |
5.2.3 知觉行为控制管理 | 第74-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8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