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FABP概述 | 第14-15页 |
1.1.1 FABP的特性 | 第14页 |
1.1.2 FABP的结构特点 | 第14页 |
1.1.3 FABP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15页 |
1.2 FABP的临床应用 | 第15-16页 |
1.2.1 用于AMI的早期特异性诊断 | 第15页 |
1.2.2 用于梗塞面积的早期估计 | 第15页 |
1.2.3 用于监测AMI的复发 | 第15-16页 |
1.3 H-FABP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1 放射免疫法 | 第16页 |
1.3.2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第16页 |
1.3.3 免疫比浊法 | 第16-17页 |
1.3.4 胶体金层析法 | 第17页 |
1.4 免疫分析测试技术介绍 | 第17-23页 |
1.4.1 基本定义 | 第18-19页 |
1.4.2 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23-24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4页 |
1.7 课题来源 | 第24-25页 |
第二章 H-FAB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5-48页 |
2.1 前言 | 第25页 |
2.2 材料与试剂 | 第25-28页 |
2.2.1 动物与细胞 | 第25页 |
2.2.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25-26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4 溶液配制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40页 |
2.3.1 动物免疫 | 第28页 |
2.3.2 免疫血清效价测定 | 第28-29页 |
2.3.3 制备杂交瘤细胞 | 第29-31页 |
2.3.4 杂交瘤的筛选及亚克隆 | 第31-33页 |
2.3.5 单克隆抗体的大规模制备 | 第33页 |
2.3.6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33-35页 |
2.3.7 H-FABP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 第35-40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40-47页 |
2.4.1 免疫血清效价测定 | 第40-41页 |
2.4.2 杂交瘤细胞的观察和筛选 | 第41页 |
2.4.3 腹水纯化后抗体的含量 | 第41-42页 |
2.4.4 SDS-PAGE电泳测定抗体纯度 | 第42页 |
2.4.5 腹水纯化后效价测定 | 第42-43页 |
2.4.6 抗体亚型的测定 | 第43页 |
2.4.7 抗体亲和力常数的测定 | 第43-45页 |
2.4.8 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 第45-47页 |
2.4.9 WESTERN BLOT测定抗体结果 | 第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H-FABP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8-62页 |
3.1 前言 | 第48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48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48-49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9-55页 |
3.3.1 酶联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 第49-51页 |
3.3.2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第51-55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3.4.1 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H-FABP | 第55-56页 |
3.4.2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H-FABP | 第56-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H-FABP单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方法的应用 | 第62-66页 |
4.1 前言 | 第62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2-65页 |
4.3.1 样本血清的收集 | 第62页 |
4.3.2 H-FABP抗体的制备、纯化以及鉴定 | 第62-63页 |
4.3.3 H-FABP的检测 | 第63页 |
4.3.4 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