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液相中离子的荧光识别和吸附的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符号说明第19-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2页
    1.1 引言第20-21页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介绍第21-25页
        1.2.1 羧酸类配体组装的MOFs第21-23页
        1.2.2 含氮配体组装的MOFs第23-24页
        1.2.3 羧酸类和氮配体共组装的MOFs第24-25页
        1.2.4 其他配体组装的MOFs第25页
    1.3 MOF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第25-32页
        1.3.1 MOF材料的设计第25-28页
        1.3.2 MOF材料的合成第28-30页
        1.3.3 MOF材料的活化第30-32页
    1.4 MOF材料的应用领域第32-39页
        1.4.1 液相吸附分离第32-36页
            1.4.1.1 染料或药物分子第32-33页
            1.4.1.2 芳香类小分子第33-34页
            1.4.1.3 无机离子第34-36页
        1.4.2 荧光传感第36-39页
            1.4.2.1 小分子识别第36-37页
            1.4.2.2 离子识别第37-38页
            1.4.2.3 气体和蒸汽识别第38-39页
            1.4.2.4 温度识别第39页
    1.5 本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39-40页
    1.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40-42页
第二章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水相中氟离子的第42-56页
    2.1 引言第4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2.2.1 材料合成第42-44页
        2.2.2 材料表征方法第44页
        2.2.3 材料稳定性实验第44页
        2.2.4 吸附实验第44-45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45-54页
        2.3.1 稳定性分析第45-47页
        2.3.2 氟离子的吸附第47-54页
            2.3.2.1 pH值对UiO-66(Zr)稳定性及吸附的影响第48-49页
            2.3.2.2 UiO-66(Zr)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第49-50页
            2.3.2.3 UiO-66(Zr)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第50-52页
            2.3.2.4 共存离子对UiO-66(Zr)吸附氟离子的影响第52-53页
            2.3.2.5 UiO-66(Zr)的再生第53-54页
    2.4 木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Ag(Ⅰ)负载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水中第56-66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3.2.1 材料合成第57页
        3.2.2 材料表征方法第57-58页
        3.2.3 吸附实验第58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58-64页
        3.3.1 材料表征第58-61页
        3.3.2 碘离子吸附第61-64页
            3.3.2.1 MIL-101(Cr)-SO_3Ag对碘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第61-62页
            3.3.2.2 MIL-101(Cr)-SO_3Ag对碘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第62-63页
            3.3.2.3 MIL-101(Cr)-SO_3Ag对碘离子的吸附机理第63-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Eu~(3+)负载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对第66-80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4.2.1 材料合成第67-68页
        4.2.2 材料表征方法第68页
        4.2.3 荧光实验第68-69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69-78页
        4.3.1 材料表征第69-71页
        4.3.2 发光性质第71-72页
        4.3.3 荧光识别性能第72-75页
        4.3.4 荧光识别机理第75-77页
        4.3.5 Cu~(2+)识别的深入研究第77-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金属替换法用于调节MOF材料荧光识别性能的研究第80-94页
    5.1 引言第80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0-83页
        5.2.1 材料合成第81页
        5.2.2 材料表征方法第81-82页
        5.2.3 晶体结构的确定第82-83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83-92页
        5.3.1 材料结构表征第83-85页
        5.3.2 材料的发光性质第85-87页
        5.3.3 荧光识别性能第87-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六章 荧光染料负载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第94-104页
    6.1 引言第94-95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95-96页
        6.2.1 材料合成第95-96页
        6.2.2 材料表征方法第96页
        6.2.3 荧光光谱测试第96页
    6.3 结果和讨论第96-102页
        6.3.1 材料结构表征第96-98页
        6.3.2 发光性质第98-99页
        6.3.3 荧光识别性能第99-101页
        6.3.4 机理分析第101-102页
    6.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七章 结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4-126页
作者简介第126-128页
导师简介第128-130页
附件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柴油机产品销售渠道优化管理研究
下一篇:综合体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