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11-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5-16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内涵及特点 | 第18-22页 |
第一节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内涵 | 第18-19页 |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 | 第18页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主体性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特点 | 第19-22页 |
一、网络独立性 | 第19-20页 |
二、网络自主性 | 第20页 |
三、网络能动性 | 第20页 |
四、网络创造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2-35页 |
第一节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调查数据与分析 | 第22-30页 |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上网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第22-25页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调查分析 | 第25-30页 |
第二节 调查的基本结论及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30-35页 |
一、调查的基本结论 | 第30-31页 |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31-35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 | 第35-52页 |
第一节 不同类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35-48页 |
一、不同性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二、不同民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四、不同政治面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五、不同地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六、不同生源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七、不同学校类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八、不同专业类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45-47页 |
九、不同年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基本结论及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48-52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48-49页 |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49-52页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培育对策探析 | 第52-66页 |
第一节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网络独立性 | 第52-55页 |
一、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52-53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网络多元价值选择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网络自主性 | 第55-58页 |
一、激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网络自主行为动机 | 第55-57页 |
二、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形成合理的网络价值期望 | 第57-58页 |
三、培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网络自主行为习惯 | 第58页 |
第三节 激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网络能动性 | 第58-62页 |
一、引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运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网络搜索策略 | 第58-59页 |
二、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网络信息技能 | 第59-61页 |
三、创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 第61-62页 |
第四节 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网络创造性 | 第62-66页 |
一、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网络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 第62-64页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网络创造性行为的践行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1 | 第69-70页 |
附录 2 | 第70-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