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1页 |
1.1 引言 | 第18-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8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37页 |
1.2.1 天然产物在药物开发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2.2 脂肪酸合酶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1.2.3 脂肪酸合酶抑制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9-33页 |
1.2.4 本文研究的主要植物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37-38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第二章 47种植物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和FAS抑制活性筛选 | 第41-5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2.1.1 仪器 | 第42页 |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2.2.1 植物提取物对MDA-MB-231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46-48页 |
2.2.2 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MDA-MB-231 抑制作用 | 第48-52页 |
2.2.3 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FAS的抑制作用 | 第52-53页 |
2.2.4 竹叶提取物对MDA-MB-231 细胞和FAS的抑制作用 | 第53-54页 |
2.3 结论 | 第54-56页 |
第三章 黄山栾树叶提取物对FAS和人乳腺癌细胞活性成分追踪分析 | 第56-73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3.1.1 试验仪器 | 第57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57-58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9-72页 |
3.2.1 不同大孔流分对FAS和MDA-MB-231 细胞抑制作用 | 第59-61页 |
3.2.2 60%乙醇相不同中压流分对FAS和MDA-MB-231 细胞抑制作用 | 第61-64页 |
3.2.3 有效活性部位单体化合物的追踪分离 | 第64-69页 |
3.2.4 分离化合物单体对FAS和MDA-MB-231 细胞抑制作用 | 第69-72页 |
3.3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竹叶粗黄酮对FAS及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 | 第73-85页 |
4.1.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3-76页 |
4.1.1 仪器 | 第73-74页 |
4.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74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74-7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76-83页 |
4.2.1 竹叶粗黄酮对FAS的抑制作用 | 第76-77页 |
4.2.2 竹叶粗黄酮对MDA-MB-231 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 第77-78页 |
4.2.3 竹叶粗黄酮不同大孔流分对FAS的抑制作用 | 第78-79页 |
4.2.4 竹叶粗黄酮不同大孔流分对MDA-MB-231 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 第79-81页 |
4.2.5 苦竹竹叶粗黄酮不同大孔流分对MDA-MB-231 凋亡作用 | 第81-83页 |
4.3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法(LC-MS-MS)测定10种竹叶黄酮 | 第85-99页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85-89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85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85-86页 |
5.1.3 实验试剂与药品 | 第86-87页 |
5.1.4 实验方法 | 第87-8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89-98页 |
5.2.1 液相色谱质谱参数的优化 | 第89-91页 |
5.2.2 标准曲线、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 第91-92页 |
5.2.3 基质效应及添加回收 | 第92-93页 |
5.2.4 实际样品分析 | 第93-98页 |
5.3 结论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竹叶黄酮单体对FAS和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99-113页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99-102页 |
6.1.1 仪器 | 第99-100页 |
6.1.2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100-101页 |
6.1.3 实验方法 | 第101-102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102-111页 |
6.2.1 竹叶黄酮对FAS抑制活性 | 第102-108页 |
6.2.2 竹叶黄酮对MDA-MB-231 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 | 第108-110页 |
6.2.3 竹叶黄酮对MDA-MB-231 细胞内的FAS抑制作用 | 第110-111页 |
6.3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第113-11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13-115页 |
7.2 主要创新点和展望 | 第115-117页 |
7.2.1 主要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7.2.2 研究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附录 | 第128-150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