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5-24页
    2.1 商标第15-16页
        2.1.1 商标的概念第15页
        2.1.2 商标的分类第15-16页
    2.2 食品企业商标概念和现状第16-21页
        2.2.1 食品企业商标的概念第16-17页
        2.2.2 我国食品企业商标现状第17-21页
    2.3 现代综合评价第21-23页
        2.3.1 综合评价概述第21页
        2.3.2 绩效和绩效评价第21页
        2.3.3 绩效综合评价常用方法第21-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第24-43页
    3.1 食品企业商标战略视角下影响因素分析第24-27页
        3.1.1 商标注册第24-26页
        3.1.2 商标文化第26页
        3.1.3 优质商标培育第26-27页
        3.1.4 互联网助推商标战略第27页
    3.2 法律风险视角下影响因素分析第27-32页
        3.2.1 食品企业商标授权确权行政诉讼风险第27-29页
        3.2.2 食品企业商标使用中的风险第29-30页
        3.2.3 食品企业商标权利移转中的风险第30-32页
    3.3 经济视角下之影响因素分析第32-34页
        3.3.1 商标宣传第32页
        3.3.2 商标许可和转让第32-33页
        3.3.3 商标资本运营第33-34页
    3.4 组织视角下影响因素分析第34-36页
        3.4.1 商标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第34-35页
        3.4.2 企业内部商标管理制度第35-36页
        3.4.3 商标信息的收集第36页
        3.4.4 商标档案机制第36页
    3.5 提高食品企业商标管理水平的措施第36-42页
        3.5.1 树立企业商标战略意识第37页
        3.5.2 加强商标法律风险管理第37-40页
        3.5.3 规范自身商标使用行为第40-41页
        3.5.4 借助互联网推进商标培育第41页
        3.5.5 适时选择商标资本运营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3-50页
    4.1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43-44页
        4.1.1 指标与指标体系第43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43-44页
        4.1.3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第44页
    4.2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4-46页
    4.3 指标层指标含义说明第46-49页
        4.3.1 战略管理维度指标分析第46页
        4.3.2 法律风险管理维度指标分析第46-47页
        4.3.3 经济维度指标分析第47-48页
        4.3.4 人力资源维度指标分析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第50-61页
    5.1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评价可拓模型第50-52页
        5.1.1 可拓方法在食品企业商标绩效评价中的可行性分析第50页
        5.1.2 可拓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5.2 食品企业商标管理评价可拓模型实证研究第52-59页
        5.2.1 样本企业情况介绍第52页
        5.2.2 样本数据的收集第52页
        5.2.3 食品企业W商标管理评价体系的确定第52-53页
        5.2.4 食品企业W商标管理评价经典域和节域第53-56页
        5.2.5 权重系数的确定第56-57页
        5.2.6 关联系数的确定第57-59页
    5.3 结果分析与建议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61页
    6.2 研究创新点第61-62页
    6.3 不足及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以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
下一篇:组织文化、工作价值观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