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纶诗歌研究
| 致谢 | 第6-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绪论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张佩纶生平与交游 | 第14-24页 |
| 第一节 张佩纶生平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张佩纶的交游情况 | 第16-24页 |
| 一、陈宝琛 | 第18-19页 |
| 二、吴观礼 | 第19-20页 |
| 三、李鸿章 | 第20-21页 |
| 四、吴可读 | 第21-24页 |
| 第二章《涧于诗集》内容 | 第24-33页 |
| 第一节 张佩纶诗歌中的社交 | 第24-26页 |
| 第二节 张佩纶诗歌中的情感 | 第26-33页 |
| 一、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民间生活的艰苦 | 第26-27页 |
| 二、表达个人的志愿和愁苦的情感 | 第27-30页 |
| 三、表达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希冀与眷恋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张佩纶诗学渊源 | 第33-49页 |
| 第一节 对前世诗人的学习借鉴 | 第33-45页 |
| 一、张佩纶的钦慕对象 | 第33-40页 |
| 二、张佩纶的批评对象 | 第40-42页 |
| 三、诗歌创作中对前人的学习 | 第42-45页 |
| 第二节 受当世诗人影响 | 第45-47页 |
| 第三节 受其有融合色彩的学术思想的影响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诗歌艺术特点及诗坛影响 | 第49-54页 |
| 第一节 诗歌艺术特色 | 第49-52页 |
| 一、诗缘情 | 第49页 |
| 二、长于用典 | 第49-51页 |
| 三、诗风兼具豪壮与凄婉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张佩纶诗歌的诗坛地位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