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风险的煤炭类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及套期保值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引言第17-29页
    1.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1.1.1 市值与市值管理第17页
        1.1.2 市值管理模式第17-18页
    1.2 研究背景第18-23页
        1.2.1 股权分置与股权分置改革第18页
        1.2.2 市值管理的诞生第18-19页
        1.2.3 经济进入新常态第19-20页
        1.2.4 股市进入新常态第20-22页
        1.2.5 煤炭行业面临诸多风险第22-23页
    1.3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3.1 理论意义第23-24页
        1.3.2 现实意义第24页
    1.4 问题的提出第24-25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5-29页
        1.5.1 研究内容第25-27页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7-29页
2 文献综述第29-41页
    2.1 市值管理理论研究第29-31页
        2.1.1 市值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9页
        2.1.2 市值管理的概念和目标第29-30页
        2.1.3 市值管理的模式和研究框架第30页
        2.1.4 评价市值管理第30-31页
        2.1.5 市值管理的相关因素第31页
    2.2 风险度量理论研究第31-36页
        2.2.1 波动率分析第32-35页
        2.2.2 基于Va R的金融风险度量第35-36页
    2.3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第36-38页
        2.3.1 套期保值研究进程第37页
        2.3.2 套期保值比率研究第37-38页
        2.3.3 跨品种套期保值第38页
    2.4 风险管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第38-40页
        2.4.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第38-39页
        2.4.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第39-40页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煤炭企业市值管理现状分析第41-51页
    3.1 市值管理现状分析第41页
    3.2 煤炭类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第41-47页
        3.2.1 数据处理第42页
        3.2.2 描述性统计第42-46页
        3.2.3 结果分析第46-47页
        3.2.4 结论第47页
    3.3 市值管理的主要措施第47-50页
        3.3.1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措施第47页
        3.3.2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第47-48页
        3.3.3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手段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煤炭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与企业市值研究第51-63页
    4.1 金融风险管理与公司市值之间的关系第51-53页
        4.1.1 金融风险对公司市值的作用机理分析第51页
        4.1.2 金融风险控制的工具第51-52页
        4.1.3 金融风险管理对公司市值的作用机理第52-53页
    4.2 煤炭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对公司市值的实证研究第53-60页
        4.2.1 样本选取第53页
        4.2.2 变量定义与描述第53-55页
        4.2.3 模型设定第55-60页
    4.3 结果分析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金融市场风险度量仿真研究第63-73页
    5.1 市场风险及其度量第63-66页
        5.1.1 市场风险的内涵第63页
        5.1.2 市场风险的主要度量方法第63-66页
    5.2 基于Monte Carlo模拟法的Va R计算第66-69页
        5.2.1 单变量资产价格的随机模拟与随机数的生成第66-67页
        5.2.2 多变量资产价格的随机模拟与随机数的生成第67-68页
        5.2.3 基于Monte Carlo模拟法的计算Va R的过程第68-69页
    5.3 基于Monte Carlo模拟法的焦煤期货Va R计算第69-72页
        5.3.1 焦煤期货价格的确定第69页
        5.3.2 焦煤期货的交易情况第69-70页
        5.3.3 焦煤期货市场价格风险因子分析第70-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黑色产业链期货对产业链内价格联动性的影响研究第73-87页
    6.1 黑色产业链的现状及期货品种的上市第73-76页
        6.1.1 黑色产业链的简介及现状第73-75页
        6.1.2 黑色产业链期货品种的上市背景及上市后的表现第75-76页
    6.2 煤炭企业参与黑色产业链期货套期保值的需求分析第76-78页
        6.2.1 煤炭企业参与黑色产业链期货套期保值转移系统风险第76-77页
        6.2.2 煤炭企业参与黑色产业链期货套期保值保证企业运作平稳第77页
        6.2.3 煤炭企业参与黑色产业链期货套期保值实现科学安排产量第77页
        6.2.4 煤炭企业参与黑色产业链期货套期保值提高市场占有率第77页
        6.2.5 煤炭企业参与黑色产业链期货套期保值提升营销管理能力第77-78页
    6.3 黑色产业链期货品种上市给产业链带来的变化第78页
    6.4 实证分析及结论第78-85页
        6.4.1 数据来源第78页
        6.4.2 实证分析方法及结果第78-85页
        6.4.3 实证结果的总结第85页
    6.5 煤炭企业如何利用黑色产业链期货第85-86页
        6.5.1 煤炭企业利用黑色产业链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第85-86页
        6.5.2 煤炭利用价格联动性可进行跨品种风险对冲第86页
    6.6 本章小结第86-87页
7 多品种期货套期保值的市值管理方法研究第87-101页
    7.1 套期保值的特征及工具的演变第87-88页
        7.1.1 套期保值的特征第87页
        7.1.2 套期保值工具的发展第87-88页
    7.2 藤—Copula模型的构建第88-91页
        7.2.1 藤结构简介第88-89页
        7.2.2 多品种套期保值模型构建第89-91页
    7.3Copula—GARCH模型的构建第91-92页
        7.3.1 GARCH(p,q)模型的定义第91页
        7.3.2 Copula—GARCH模型的定义第91-92页
    7.4 实证研究与分析第92-97页
        7.4.1 期货与现货的数据整理第92-93页
        7.4.2 收益率的统计分布与GARCH模型的确定第93-95页
        7.4.3 藤结构Copula函数形式估计第95-96页
        7.4.4 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第96-97页
    7.5 可行性分析第97-99页
        7.5.1 纵向可行性分析第97页
        7.5.2 横向可行性分析第97-98页
        7.5.3 结论第98-99页
    7.6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需要注意的问题第99-100页
    7.7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01-105页
    8.1 主要结论第101-102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02-103页
    8.3 论文的研究不足及进一步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119页
附表1第119-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溶解性有机质的稳定机制研究
下一篇:不同氮肥水平集约化栽培模式双季稻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收支的田间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