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钻井机械设备论文--钻头、钻具与工具论文

谐振激励下钻头的冲击破岩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创新点摘要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21页
        1.2.1 高效破岩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冲击振动钻井技术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谐振激励冲击钻井技术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4页
第二章 岩石介质的冲击振动力学模型研究第24-39页
    2.1 岩石介质的力学特性与基本模型第24-28页
        2.1.1 基本元件第24-26页
        2.1.2 组合模型第26-28页
    2.2 岩石介质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第28-33页
        2.2.1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力学模型第29页
        2.2.2 谐振激励下岩石介质的强迫振动第29-31页
        2.2.3 岩石介质的幅频特性第31-33页
    2.3 冲击钻进下岩石介质系统的力学模型第33-38页
        2.3.1 冲击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33-35页
        2.3.2 塑性介质下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第35-36页
        2.3.3 弹性介质下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第36-38页
    2.4 本章小节第38-39页
第三章 谐振激励下岩石介质的响应机制研究第39-62页
    3.1 岩石介质的共振特性第39-46页
        3.1.1 岩石介质的模态分析第39-40页
        3.1.2 裂缝性岩石介质的振动模型第40-42页
        3.1.3 裂缝性岩石介质共振特性的数值模拟第42-46页
    3.2 岩石介质的位移响应第46-52页
        3.2.1 最小作用量原理第46-47页
        3.2.2 岩石介质微振动理论模型第47-49页
        3.2.3 微振动模型影响因素分析第49-52页
    3.3 岩石介质的能量响应第52-61页
        3.3.1 哈密顿能量函数第52-53页
        3.3.2 岩石介质的能量响应模型第53-55页
        3.3.3 能量响应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5-61页
    3.4 本章小节第61-62页
第四章 谐振激励下压头的破岩机理研究第62-79页
    4.1 谐振激励下压头的破岩模型第62-66页
        4.1.1 加载阶段第63-64页
        4.1.2 卸载阶段第64-65页
        4.1.3 压头破岩模型求解第65-66页
    4.2 谐振激励下压头破岩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6-71页
    4.3 谐振激励下压头破岩过程的数值模拟第71-78页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71-72页
        4.3.2 岩石的位移响应分析第72-75页
        4.3.3 岩石的应力响应分析第75-78页
    4.4 本章小节第78-79页
第五章 谐振激励下冲击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79-97页
    5.1 高频谐波振动冲击的破岩模型第79-86页
        5.1.1 物理模型第79-80页
        5.1.2 数学模型第80-83页
        5.1.3 简化模型第83-86页
    5.2 动力学模型求解第86-91页
        5.2.1 动力学模型的周期性与初始条件第86-87页
        5.2.2 动力学模型的方程解第87-91页
    5.3 动力学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91-96页
        5.3.1 钻头与岩石未接触阶段第91-92页
        5.3.2 钻头与岩石接触但不发生钻进阶段第92-95页
        5.3.3 钻头钻进阶段第95-96页
    5.4 本章小节第96-97页
第六章 谐振激励下钻头破岩的室内实验研究第97-109页
    6.1 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第97-101页
        6.1.1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装置第97页
        6.1.2 岩石共振频率测试装置第97-98页
        6.1.3 岩石振动激励模拟测试系统第98-101页
    6.2 实验钻头与岩样第101-102页
    6.3 实验过程与结果第102-104页
    6.4 实验结果分析第104-108页
    6.5 本章小节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与运作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为例
下一篇:个案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精神慰藉研究--以临沂市B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