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基于活性瓷釉技术的钢筋防腐蚀涂层试验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绪论第17-33页
    1.1、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第17-25页
        1.1.1、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背景第17-18页
        1.1.2、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现状第18-19页
        1.1.3、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原理第19-20页
        1.1.4、诱发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的原因第20-21页
        1.1.5、钢筋锈蚀发展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1.1.6、涂层钢筋腐蚀的电化学评价方法第22-25页
    1.2、混凝土结构中的腐蚀防护第25-29页
        1.2.1、常见的腐蚀防护技术第25-28页
        1.2.2、环氧树脂涂层技术第28-29页
    1.3、活性瓷釉(CRE)涂层技术第29-32页
        1.3.1、活性瓷釉(CRE)涂层简介第29-30页
        1.3.2、混凝土结构用CRE涂层的研究现状第30-31页
        1.3.3、涂层高温烧制后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1.4、本课题研究意义以及内容第32-33页
        1.4.1、本课题研究意义第32页
        1.4.2、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过程第32-33页
2、活性瓷釉(CRE)涂层的配比研制及改进第33-47页
    2.1、引言第33页
    2.2、配比设计第33-34页
    2.3、第一、二、三组配比的宏观结构观察第34-39页
        2.3.1、第一组配比的宏观结构观察及其改进第34-36页
        2.3.2、第二组配比的宏观结构观察及其改进第36-38页
        2.3.3、第三组配比的宏观结构观察及其改进第38-39页
    2.4、第四、五、六组配比的微观结构观察及其分析第39-46页
        2.4.1、第四组配比的微观结构第39-41页
        2.4.2、第五组配比的微观结构第41-43页
        2.4.3、第六组配比的微观结构第43-45页
        2.4.4、第四、五、六组配比的微观结构分析第45-46页
    2.5、小结第46-47页
3、CRE涂层延性测试——拉伸试验第47-56页
    3.1、引言第47页
    3.2、试验及仪器第47-48页
        3.2.1、试验准备第47页
        3.2.2、试验仪器和工具第47-48页
        3.2.3、试验过程简介第48页
    3.3、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8-55页
        3.3.1、第一组拉伸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8-50页
        3.3.2、第二组拉伸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50-52页
        3.3.3、第三组拉伸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52-55页
    3.4、小结第55-56页
4、CRE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第56-61页
    4.1、引言第56页
    4.2、试验及主要仪器第56-58页
        4.2.1、试件制备第56-57页
        4.2.2、试验器材第57页
        4.2.3、试验过程第57-58页
    4.3、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8-59页
        4.3.1、变形钢筋试件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8-59页
        4.3.2、圆钢试件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9页
    4.4、小结第59-61页
5、电化学阻抗谱法探究CRE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第61-70页
    5.1、引言第61页
    5.2、试验及其仪器第61-62页
        5.2.1、试件制备第61页
        5.2.2、试验仪器和参数设置第61-62页
        5.2.3、试验过程第62页
    5.3、试验简介第62-63页
        5.3.1、模拟电路的选取第62页
        5.3.2、模拟电路中的电学元件第62-63页
    5.4、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3-69页
        5.4.1、EIS数据及其分析第63-65页
        5.4.2、EIS拟合数据分析第65-69页
    5.5、小结第69-70页
6、线性极化电阻法探究CRE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第70-74页
    6.1、引言第70页
    6.2、试验简介第70页
        6.2.1、试验仪器其参数第70页
        6.2.2、腐蚀电流密度计算公式第70页
    6.3、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70-73页
        6.3.1、线性极化曲线图第70-71页
        6.3.2、腐蚀电流密度计算结果第71-72页
        6.3.3、试验结果分析第72-73页
    6.4、小结第73-74页
7、结论及展望第74-75页
    7.1、结论第74页
    7.2、展望第74-75页
8、附图及附表第75-93页
    附图第75-86页
    附表第86-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5页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公司员工培训方案优化设计
下一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高速公路项目财务评价--以YW高速公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