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京殿苑猎赋与赋家心态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影响两汉京殿苑猎赋发展的背景条件 | 第17-28页 |
第一节、社会的盛衰变化对京殿苑猎赋的影响 | 第17-18页 |
第二节、经学的盛衰变化对京殿苑猎赋的影响 | 第18-21页 |
第三节、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京殿苑猎赋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一、尊帝京 | 第21-22页 |
二、迁都之争 | 第22-23页 |
三、崇礼制 | 第23页 |
四、中朝改制 | 第23-24页 |
第四节、作家的身份地位对京殿苑猎赋的的影响 | 第24-28页 |
一、作家郎官的身份地位影响了京殿苑猎赋的创作模式 | 第24-25页 |
二、士大夫开始成型改变了京殿苑猎赋的创作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西汉京殿苑猎赋的发展与赋家心态 | 第28-39页 |
第一节、枚乘的创作与心态 | 第28-31页 |
一、自由洒脱 | 第29-30页 |
二、初具大一统意识 | 第30-31页 |
第二节、司马相如的创作与心态 | 第31-34页 |
第三节、扬雄的创作与心态 | 第34-39页 |
第三章 东汉京殿苑猎赋的发展与赋家心态 | 第39-48页 |
第一节、班固的创作与心态 | 第39-41页 |
第二节、张衡、马融的创作与心态 | 第41-45页 |
第三节、王延寿的创作与心态 | 第45-48页 |
第四章 两汉京殿苑猎赋之比较 | 第48-59页 |
第一节、语言比较 | 第48-51页 |
一、由散趋整 | 第48-50页 |
二、议论说理成分增加 | 第50-51页 |
第二节、审美风格比较 | 第51-55页 |
一、由诡奇谲怪到文正温雅 | 第51-52页 |
二、由夸张扬厉到征实求真 | 第52-54页 |
三、由尚武豪奢到节俭有礼 | 第54-55页 |
第三节、内容比较 | 第55-59页 |
一、由宏观描写到细节铺陈 | 第55-57页 |
二、内容、题材更加丰富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