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陶瓷结合剂 | 第14-21页 |
1.2.1 陶瓷结合剂简介 | 第14-16页 |
1.2.2 微晶玻璃 | 第16-20页 |
1.2.3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 第20-21页 |
1.2.4 微晶玻璃的结构及性能 | 第21页 |
1.3 溶胶-凝胶法概述 | 第21-27页 |
1.3.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反应原理 | 第22页 |
1.3.2 胶体稳定的DLVO理论 | 第22-24页 |
1.3.3 溶胶的凝胶化过程 | 第24-27页 |
1.4 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 | 第29-37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9-31页 |
2.1.1 材料选择与作用 | 第29-30页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0-31页 |
2.2 制备工艺 | 第31-34页 |
2.2.1 微晶玻璃体系的选择 | 第31页 |
2.2.2 微晶玻璃的配方设计 | 第31-32页 |
2.2.3 结合剂多组分溶胶和凝胶的制备 | 第32-34页 |
2.2.4 结合剂干凝胶的热处理 | 第34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34-37页 |
2.3.1 溶胶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34-35页 |
2.3.2 结合剂干凝胶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35-37页 |
第3章 多组分溶胶的凝胶行为研究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多组分溶胶的制备 | 第37-38页 |
3.3 多组分溶胶的稳定性及其凝胶机理 | 第38-48页 |
3.3.1 电解质对溶胶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2 pH值对多组分溶胶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3 固含量对多组分溶胶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4 温度对多组分溶胶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5 N,N-二甲基甲酰胺对多组分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溶胶原位成型砂轮用微晶玻璃结合剂研究 | 第49-71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ZnO含量对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4.2.1 ZnO含量对结合剂流动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4.2.2 ZnO含量对结合剂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晶核剂ZrO_2对结合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52-58页 |
4.3.1 ZrO_2含量对结合剂流动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2 ZrO_2含量对结合剂高温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3 ZrO_2含量对结合剂晶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4-56页 |
4.3.4 ZrO_2含量对结合剂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 晶核剂P_2O_5对结合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58-62页 |
4.4.1 P_2O_5含量对结合剂流动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2 P_2O_5含量对结合剂高温性能的影响 | 第59页 |
4.4.3 P_2O_5含量对结合剂晶相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9-61页 |
4.4.4 P_2O_5含量对结合剂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4.5 晶化温度对结合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2-68页 |
4.5.1 晶化温度对结合剂析晶情况的影响 | 第62-64页 |
4.5.2 晶化温度对结合剂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64-66页 |
4.5.3 晶化温度对结合剂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66-68页 |
4.6 微晶玻璃结合剂与金刚石结合界面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68-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