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冷鲜肉概述 | 第9-10页 |
1.1.1 冷鲜肉的发展 | 第9页 |
1.1.2 冷鲜肉的变质 | 第9页 |
1.1.3 冷鲜肉的包装 | 第9-10页 |
1.2 聚乳酸的概述 | 第10-12页 |
1.2.1 聚乳酸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2 聚乳酸薄膜的气体阻隔性 | 第11-12页 |
1.3 PLLA薄膜的改性方法 | 第12-14页 |
1.3.1 拉伸取向 | 第12页 |
1.3.2 共混改性 | 第12-13页 |
1.3.3 层合 | 第13页 |
1.3.4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3-14页 |
1.4 茶多酚简介 | 第14-15页 |
1.4.1 茶多酚特性 | 第15页 |
1.4.2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5-1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17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2.3.1 PLLA/SiO_x薄膜的制备 | 第17-18页 |
2.3.2 PLLA/SiO_x薄膜的性能测试 | 第18-19页 |
2.3.3 猪肉自发气调包装的制备 | 第19-20页 |
2.3.4 猪肉品质的测定 | 第20-22页 |
2.3.5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3页 |
3.1 PLLA/SiO_x薄膜的性能 | 第23-31页 |
3.1.1 表面红外光谱图 | 第23-24页 |
3.1.2 紫外-可见光光谱图 | 第24-25页 |
3.1.3 薄膜表面电镜照片 | 第25-26页 |
3.1.4 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率 | 第26-27页 |
3.1.5 水蒸气透过率 | 第27-28页 |
3.1.6 力学性能 | 第28-29页 |
3.1.7 热学性能 | 第29-30页 |
3.1.8 动态热机械性能 | 第30-31页 |
3.2 气体组分和猪肉品质 | 第31-43页 |
3.2.1 顶空气体组分 | 第31-33页 |
3.2.2 猪肉的菌落总数 | 第33-35页 |
3.2.3 猪肉的感官评分 | 第35-37页 |
3.2.4 猪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 | 第37-38页 |
3.2.5 猪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 | 第38-39页 |
3.2.6 猪肉的pH值 | 第39-40页 |
3.2.7 猪肉的汁液流失率 | 第40-41页 |
3.2.8 猪肉的色泽 | 第41-43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