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光伏发电原理 | 第9页 |
1.2 光伏电站的类型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光伏发电现状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南京地区光伏发电资源分析 | 第13-23页 |
2.1 全国太阳能资源分析 | 第13-14页 |
2.2 南京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 第14-22页 |
2.2.1 南京地区气象条件 | 第16-17页 |
2.2.2 南京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 第17页 |
2.2.3 南京地区固定方式光伏陈列最佳倾角的选择 | 第17-21页 |
2.2.4 南京地区光伏发电可利用土地资源分析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地市区域光伏接纳能力的分析方法 | 第23-29页 |
3.1 地市区域光伏接纳能力分析的原理和概念 | 第23-27页 |
3.1.1 地市区域光伏接纳能力分析的原理 | 第23-26页 |
3.1.2 光伏接纳能力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3.2 地市区域光伏接纳能力的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3.2.1 假设条件 | 第27页 |
3.2.2 计算公式和流程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南京地区光伏电站接入系统 | 第29-42页 |
4.1 南京地区光伏发电 | 第29页 |
4.2 南京地区光伏发电并网方式 | 第29-32页 |
4.3 南京地区光伏电站并网电压等级及接入系统方案的选择 | 第32-36页 |
4.3.1 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的有关规定 | 第32页 |
4.3.2 光伏电站并网电压等级及接入系统方案的选择 | 第32-36页 |
4.4 光伏电站无功补偿 | 第36-38页 |
4.4.1 无功补偿原则要求 | 第37页 |
4.4.2 计算实例 | 第37-38页 |
4.5 光伏电站防孤岛措施 | 第38-40页 |
4.5.1 非计划性孤岛 | 第38-39页 |
4.5.2 防孤岛措施 | 第39-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42-53页 |
5.1 谐波 | 第42-44页 |
5.1.1 谐波的数学表达式及基本算式 | 第42-43页 |
5.1.2 谐波电压、谐波电流限值 | 第43-44页 |
5.2 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 | 第44页 |
5.2.1 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 | 第44页 |
5.2.2 电压波动的限值 | 第44页 |
5.3 电压不平衡度 | 第44-45页 |
5.3.1 不平衡度的表达式 | 第44-45页 |
5.3.2 不平衡度的计算式 | 第45页 |
5.3.3 电压不平衡度限值 | 第45页 |
5.4 计算实例 | 第45-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