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PPP项目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外PPP项目评价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国内PPP项目评价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借鉴 | 第24-34页 |
2.1 项目评价理论评述 | 第24-26页 |
2.2 物有所值理论 | 第26-28页 |
2.2.1 公共部门比较标准 | 第26页 |
2.2.2 物有所值 | 第26-28页 |
2.3 Shapley值理论 | 第28-29页 |
2.4 物有所值的借鉴与启示 | 第29-33页 |
2.4.1 国际VFM法的异同点分析 | 第29-31页 |
2.4.2 国内VFM法应用现状 | 第31-32页 |
2.4.3 借鉴与启示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物有所值评价过程 | 第34-49页 |
3.1 定性评价 | 第34-38页 |
3.1.1 定性指标确定 | 第34-36页 |
3.1.2 权重设置 | 第36-38页 |
3.2 定量评价 | 第38-48页 |
3.2.1 VFM定量评价的流程 | 第39-41页 |
3.2.2 PPP项目的折现率选取分析 | 第41-43页 |
3.2.3 PSC值计算 | 第43-45页 |
3.2.4 PPP值计算 | 第45-47页 |
3.2.5 物有所值量值和指数计算 | 第47-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物有所值中的风险量化与利益分配 | 第49-61页 |
4.1 风险识别及分类 | 第49-51页 |
4.2 风险成本量化 | 第51-52页 |
4.3 项目核心利益相关方利益分配分析 | 第52-55页 |
4.3.1 核心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诉求 | 第52页 |
4.3.2 核心利益相关方利益分配原则 | 第52-53页 |
4.3.3 PPP项目利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4.4 PPP项目利益分配Shapley值模型 | 第55-60页 |
4.4.1 Shapley值法用于PPP项目利益分配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4.4.2 PPP项目利益分配Shapley值模型构建 | 第56-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物有所值应用的案例分析 | 第61-72页 |
5.1 项目简介 | 第61-63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61页 |
5.1.2 项目基本运作 | 第61-63页 |
5.1.3 项目回报机制 | 第63页 |
5.2VFM评价应用 | 第63-70页 |
5.2.1 定性评价 | 第63-64页 |
5.2.2 定量评价 | 第64-69页 |
5.2.3 VFM评价 | 第69-70页 |
5.3 Shapley值利益分配 | 第70-71页 |
5.3.1 Shapley值 | 第70页 |
5.3.2 修正Shapley值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PSC计算表 | 第77-81页 |
附录B:PPPs计算表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