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猴头菇胞内胞外多糖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和保肝护肝能力分析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23页
    1.1 猴头菇第12-14页
        1.1.1 猴头菇的形态特征第12页
        1.1.2 猴头菇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第12页
        1.1.3 猴头菇的生长条件第12页
        1.1.4 猴头菇的活性成分第12-13页
        1.1.5 猴头菇的开发应用第13-14页
    1.2 多糖及真菌多糖第14-23页
        1.2.1 多糖概述第14页
            1.2.1.1 多糖简介第14页
            1.2.1.2 多糖的构效关系第14页
            1.2.1.3 多糖的量效关系第14页
        1.2.2 多糖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1 多糖的结构研究第15页
            1.2.2.2 多糖一级结构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1.2.2.3 多糖高级结构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1.2.3 真菌多糖的提取方法第17页
        1.2.4 多糖的分离纯化第17-18页
        1.2.5 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第18-20页
            1.2.5.1 抗肿瘤活性第18-19页
            1.2.5.2 抗病毒作用第19页
            1.2.5.3 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第19页
            1.2.5.4 抗炎作用第19页
            1.2.5.5 抗补体作用第19-20页
            1.2.5.6 免疫调节作用第20页
            1.2.5.7 抗氧化作用第20页
        1.2.6 肝损伤第20-23页
            1.2.6.1 肝损伤机制第20-21页
            1.2.6.2 肝损伤研究第21-22页
            1.2.6.3 食用菌多糖与肝损伤第22-23页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3-33页
    2.1 实验菌种第23页
    2.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第23-24页
    2.3 主要设备和试剂第24-26页
        2.3.1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5页
        2.3.2 主要试剂第25-26页
    2.4 实验方法第26-33页
        2.4.1 猴头菇发酵培养第26页
        2.4.2 猴头多糖的制备第26页
        2.4.3 猴头菇多糖的测定第26-27页
        2.4.4 猴头菇多糖EPS和IPS分离纯化第27页
        2.4.5 猴头菇多糖的结构分析第27-28页
            2.4.5.1 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7-28页
            2.4.5.2 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和摩尔比第28页
        2.4.6 猴头菇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第28-29页
            2.4.6.1 清除DPPH第28-29页
            2.4.6.2 还原力测定——普鲁士蓝法第29页
            2.4.6.3 清除羟基自由基——邻二氮菲-Fe~(2+)氧化法第29页
        2.4.7 猴头菇多糖的保肝护肝活性测定第29-33页
            2.4.7.1 动物实验第29-30页
            2.4.7.2 SOD 活性测定第30-31页
            2.4.7.3 CAT活性测定第31-32页
            2.4.7.4 LPO含量测定第32页
            2.4.7.5 MDA含量测定第32-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48页
    3.1 猴头菇EPS和IPS的纯化结果第33-35页
        3.1.1 EPS的DEAE-Cellulose纯化结果第33-34页
        3.1.2 IPS的DEAE-Cellulose纯化结果第34-35页
    3.2 猴头菇EPS和IPS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第35-37页
        3.2.1 气相色谱混合标样色谱图及分析第35页
        3.2.2 EPS气相色谱图及分析第35-36页
        3.2.3 IPS气相色谱图分析第36-37页
    3.3 猴头菇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37-40页
        3.3.1 EPS各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7-38页
        3.3.2 IPS各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8-40页
    3.4 猴头菇 EPS 和 IPS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第40-42页
        3.4.1 清除 DPPH第40-41页
        3.4.2 还原力测定第41页
        3.4.3 清除羟基自由基第41-42页
    3.5 猴头菇 EPS 和 IPS 的保肝护肝作用第42-48页
        3.5.1 血清指标第42-43页
        3.5.2 EPS 和 IPS 对小鼠肝组织中 SOD 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3.5.3 EPS 和 IPS 对小鼠肝组织中 CAT 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3.5.4 EPS 和 IPS 对小鼠肝组织中 LPO 活性的影响第45页
        3.5.5 EPS 和 IPS 对小鼠肝组织中 MDA 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3.5.6 小鼠肝组织切片第46-48页
4 讨论第48-50页
    4.1.猴头菇EPS和IPS的结构分析第48页
    4.2 体外抗氧化能力分析第48-49页
    4.3 保肝护肝能力分析第49-50页
5 结论第50-51页
    5.1.猴头菇EPS和IPS的结构第50页
    5.2 体外抗氧化能力第50页
    5.3 保肝护肝能力分析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泛素基因Ta-Ub2改善短柄草非生物胁迫耐性研究
下一篇:解淀粉芽孢杆菌BP30对梨采后灰霉病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