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9页 |
1.2.1 常轴力下钢压弯构件的滞回特性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变轴力钢压弯构件的滞回特性研究 | 第16-17页 |
1.2.3 断裂预测方法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钢管材性试验及CVGM微细观断裂预测模型参数校正 | 第20-30页 |
2.1 单向拉伸试验 | 第20-22页 |
2.1.1 试件尺寸及数量 | 第20-21页 |
2.1.2 试验结果 | 第21-22页 |
2.2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 第22-24页 |
2.2.1 试件尺寸及数量 | 第22-23页 |
2.2.2 试验结果 | 第23-24页 |
2.3 CVGM微细观断裂预测理论 | 第24-25页 |
2.4 有限元模拟 | 第25-26页 |
2.4.1 网格尺寸效应分析 | 第25页 |
2.4.2 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25-26页 |
2.5 往复加载下微细观断裂预测模型参数校正 | 第26-29页 |
2.5.1 CVGM模型损伤退化参数校正 | 第26-27页 |
2.5.2 UVARM子程序断裂预测结果 | 第27-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3 圆钢管构件偏心拉压滞回特性试验研究 | 第30-52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0页 |
3.2 试件设计方案 | 第30-32页 |
3.2.1 参数取值 | 第30-31页 |
3.2.2 构件形式 | 第31-32页 |
3.3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第32-34页 |
3.4 测试方案 | 第34-38页 |
3.4.1 应变片布置 | 第35-36页 |
3.4.2 位移计布置 | 第36-38页 |
3.5 试验现象及试件破坏规律 | 第38-41页 |
3.5.1 试验现象描述 | 第38-39页 |
3.5.2 试件破坏规律 | 第39-41页 |
3.6 圆钢管构件滞回特性分析 | 第41-50页 |
3.6.1 滞回曲线 | 第41-44页 |
3.6.2 骨架曲线 | 第44-45页 |
3.6.3 断裂延性 | 第45-47页 |
3.6.4 耗能分析 | 第47-48页 |
3.6.5 断裂分析 | 第48-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数值分析方法的校核 | 第52-64页 |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4.1.1 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4.1.2 材料本构 | 第53页 |
4.1.3 单元类型 | 第53-54页 |
4.1.4 网格划分 | 第54页 |
4.2 初始缺陷模式及施加方式 | 第54-56页 |
4.2.1 整体缺陷 | 第54-55页 |
4.2.2 局部缺陷 | 第55-56页 |
4.3 数值分析方法的校核 | 第56-63页 |
4.3.1 滞回曲线的比较 | 第57-58页 |
4.3.2 应变幅值的比较 | 第58-59页 |
4.3.3 CVGM参数有效性验证 | 第59-61页 |
4.3.4 断裂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 | 第61-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5 圆钢管构件偏心拉压滞回特性参数分析 | 第64-90页 |
5.1 加载制度及屈服位移 | 第64-65页 |
5.2 有限元模型参数 | 第65-66页 |
5.3 参数分析 | 第66-88页 |
5.3.1 长细比的影响 | 第66-75页 |
5.3.2 偏心距的影响 | 第75-84页 |
5.3.3 轴压(拉)比的影响 | 第84-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作者简历 | 第96-10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