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文献的综述 | 第7-9页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第7-8页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 | 第9-10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9页 |
(三) 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概述 | 第10-15页 |
一、群众路线的含义 | 第10页 |
二、群众路线的形成 | 第10-15页 |
(一) 群众路线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10-12页 |
(二) 群众路线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2-13页 |
(三) 群众路线形成的具体过程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探索 | 第15-23页 |
一、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 | 第15-20页 |
(一) 以“三三制”原则为代表的政治建设 | 第15-16页 |
(二) 以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为代表的经济建设 | 第16-17页 |
(三) 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为指导的文化建设 | 第17-18页 |
(四) 以人民战争体系为核心的军事建设 | 第18-20页 |
(五) 以“延安整风运动”为抓手的党风建设 | 第20页 |
二、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成果 | 第20-23页 |
(一) 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观点 | 第20-21页 |
(二) 深化了党群关系的新认识 | 第21页 |
(三) 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特质 | 第23-27页 |
一、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 | 第23-24页 |
(一) 群众史观是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23页 |
(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群众路线思想的方法论来源 | 第23-24页 |
(三) 对立统一规律是群众路线思想发展的推动力 | 第24页 |
二、确立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 | 第24-27页 |
(一)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 | 第24-25页 |
(二)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 第25-27页 |
第五章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价值及现实启示 | 第27-33页 |
一、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价值 | 第27-30页 |
(一) 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 第27-28页 |
(二)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 第28-29页 |
(三) 有利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 第29-30页 |
二、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启示 | 第30-33页 |
(一) 必须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30-31页 |
(二) 时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 第31页 |
(三) 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 第31页 |
(四) 发挥人民监督主体作用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个人简介 | 第38页 |
论文发表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