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

公共实训空间的多样性研究--以合肥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实践为例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绪论第18-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2 课题来源第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4页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24页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24页
        1.3.2 研究内容第24页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1.4.1 研究目的第24-25页
        1.4.2 研究意义第25页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25-28页
        1.5.1 研究方法第25-27页
        1.5.2 研究框架第27-28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研究第28-43页
    2.1 概念解析第28-30页
        2.1.1 职业教育第28-29页
        2.1.2 公共实训基地第29页
        2.1.3 实训空间第29-30页
    2.2 职业教育实训专业趋势解读第30-34页
        2.2.1 国内产业结构形势第30-32页
        2.2.2 实训专业及类型划分第32-34页
    2.3 空间多样性相关研究第34-35页
        2.3.1 空间和空间多样性第34页
        2.3.2 空间的构成要素第34-35页
    2.4 公共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42页
        2.4.1 教学模式对公共实训空间的影响第35-39页
        2.4.2 实训设备及工艺流程对公共实训基地实训空间的影响第39-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公共实训空间的多样性研究及调查分析第43-84页
    3.1 调研概况第43-47页
        3.1.1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43-45页
        3.1.2 调研对象第45-47页
    3.2 现代机械制造实训中心实训空间的多样性研究第47-60页
        3.2.1 现代机械制造实训中心基本概况第47-51页
        3.2.2 普通培训型实训空间第51-53页
        3.2.3 流水线型实训空间第53-58页
        3.2.4 科研型实训空间第58-60页
    3.3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中心实训空间的多样性研究第60-65页
        3.3.1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中心基本概况第60-61页
        3.3.2 单一型实训空间第61-63页
        3.3.3 系统型实训空间第63-65页
    3.4 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实训空间的多样性研究第65-75页
        3.4.1 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基本概况第65-66页
        3.4.2 独立型实训空间第66-70页
        3.4.3 开敞型实训空间第70-72页
        3.4.4 展示型实训空间第72-75页
    3.5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实训空间的多样性研究第75-80页
        3.5.1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基本概况第75-77页
        3.5.2 单元型实训空间第77-78页
        3.5.3 开敞型实训空间第78-79页
        3.5.4 组合型实训空间第79-80页
    3.6 公共实训空间多样性转换策略第80-83页
    3.7 本章小结第83-84页
4 合肥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实践第84-136页
    4.1 项目前期分析第84-93页
        4.1.1 工程概况第84-85页
        4.1.2 总体分析第85-87页
        4.1.3 基础条件分析第87-89页
        4.1.4 基地分析第89-92页
        4.1.5 主要矛盾梳理第92-93页
    4.2 项目规划设计研究第93-105页
        4.2.1 规划设计理念第93-94页
        4.2.2 规划设计策略第94-96页
        4.2.3 体块生成第96页
        4.2.4 基础分析第96-102页
        4.2.5 规划成果展示第102-105页
    4.3 项目单体设计研究第105-119页
        4.3.1 现代制造业实训空间多样性应用分析第106-109页
        4.3.2 现代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空间多样性应用分析第109-110页
        4.3.3 现代汽车技术实训空间多样性应用分析第110-113页
        4.3.4 创新创业孵化实训空间多样性应用分析第113-115页
        4.3.5 其他公共实训空间设计分析第115-118页
        4.3.6 立面处理第118-119页
    4.4 生态设计研究第119-123页
        4.4.1 底层架空、庭院、天井的利用第119-120页
        4.4.2 雨水收集系统的利用第120页
        4.4.3 种植屋面第120-121页
        4.4.4 外遮阳系统第121-122页
        4.4.5 隔绝噪音处理第122-123页
    4.5 技术图纸第123-135页
    4.6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5 结论第136-138页
    5.1 总结与建议第136-137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现当下—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油画作品研究
下一篇:基于软件模拟下的传统民居室内通风改善策略研究--以皖南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