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6-17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1.2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国工业题材油画概述 | 第20-25页 |
2.1 工业题材的定义 | 第20页 |
2.2 中国工业题材油画艺术现状 | 第20-21页 |
2.3 中国工业题材油画的缘起 | 第21-25页 |
2.3.1 工业革命及中国革命催生工业题材油画 | 第21-23页 |
2.3.2 苏联现实主义和西方及其机械美学出现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西方工业题材的发展及现状 | 第25-35页 |
3.1 早期西方工业题材油画 | 第25-30页 |
3.2 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想与西方当代工业题材绘画 | 第30-35页 |
3.2.1 20世纪西方艺术的发展 | 第30-31页 |
3.2.2 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想与西方当代工业题材绘画 | 第31-35页 |
第四章 中国工业题材油画艺术表现内涵分析 | 第35-59页 |
4.1 中国早期工业题材油画作品分析 | 第35-42页 |
4.1.1 以庞薰琹为代表的与西方现代艺术同步的一派 | 第35-37页 |
4.1.2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工业写实派 | 第37-40页 |
4.1.3 以林风眠为代表的现代艺术潮流的一派 | 第40-42页 |
4.2 中国当下工业发展的状况及艺术家的思考 | 第42-45页 |
4.2.1 中国当下工业发展的状况 | 第42-43页 |
4.2.2 中国当下艺术家的思考 | 第43-45页 |
4.3 中国工业题材油画艺术绘画性语言发展彰显中国美术新质 | 第45-59页 |
4.3.1 工业题材油画之表现主义手法及代表作品分析 | 第45-52页 |
4.3.2 工业题材油画之写实主义手法及代表作品分析 | 第52-56页 |
4.3.3 工业题材油画之象征主义手法及代表作品分析 | 第56-59页 |
第五章 中国当下工业题材的油画艺术的价值探究 | 第59-64页 |
5.1 工业题材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及对当下时代的反思 | 第59-60页 |
5.2 工业题材油画艺术再现艺术的本位 | 第60-61页 |
5.3 回归油画艺术本源的探索 | 第61-62页 |
5.4 问题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个人研究生期间部分油画实践作品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