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照明节点的地下管网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s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智慧城市与智慧地球 | 第10-12页 |
1.2 照明节点无线网 | 第12-14页 |
1.2.1 网络特点 | 第12-13页 |
1.2.2 网络结构 | 第13-14页 |
1.3 地下管网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内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外地下管网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目前地下管网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4 地下管网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困难 | 第16页 |
1.4 地下管网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5 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17-19页 |
1.5.1 主要工作 | 第17页 |
1.5.2 工作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系统概要设计 | 第19-29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19-21页 |
2.1.1 系统功能描述 | 第19-20页 |
2.1.2 系统技术优势 | 第20-21页 |
2.2 传感器类型选择 | 第21-24页 |
2.2.1 地下管网常见故障 | 第21-22页 |
2.2.2 监控方法分析 | 第22-23页 |
2.2.3 传感器参数介绍与类型选择 | 第23-24页 |
2.3 节点间无线传输方案 | 第24-27页 |
2.3.1 无线传输方案需求 | 第24-25页 |
2.3.2 无线传输方案选择 | 第25页 |
2.3.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第25-27页 |
2.4 系统框架设计 | 第27-28页 |
2.4.1 感知层 | 第28页 |
2.4.2 网络层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9-39页 |
3.1 总体硬件设计 | 第29-30页 |
3.2 芯片选型 | 第30-32页 |
3.2.1 传感器选型 | 第30-31页 |
3.2.2 ZigBee主控芯片选型 | 第31-32页 |
3.3 传感器模块硬件设计 | 第32-35页 |
3.3.1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2-33页 |
3.3.2 压力变送器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3.3.3 TGS系列气体传感器模块设计 | 第34-35页 |
3.4 RF主控模块设计 | 第35-37页 |
3.4.1 最小系统 | 第35页 |
3.4.2 ADC模块 | 第35-36页 |
3.4.3 串口模块 | 第36-37页 |
3.4.4 天线模块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53页 |
4.1 软件整体设计 | 第39-40页 |
4.2 数据库设计 | 第40-43页 |
4.2.1 数据库总体方案 | 第40页 |
4.2.2 传感器相关表设计 | 第40-42页 |
4.2.3 汇总相关表设计 | 第42页 |
4.2.4 权限和系统安全相关表 | 第42-43页 |
4.3 监测节点程序设计 | 第43-48页 |
4.3.1 传感器数据采集 | 第44-45页 |
4.3.2 ZigBee收发 | 第45-47页 |
4.3.3 数据发送格式 | 第47-48页 |
4.4 数据层框架设计 | 第48-50页 |
4.5 数据中心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4.5.1 传感器数据接收 | 第50-51页 |
4.5.3 数据汇总 | 第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运行 | 第53-58页 |
5.1 监测节点传输距离测试 | 第53-54页 |
5.2 服务器接收测试 | 第54-55页 |
5.3 系统运行效果 | 第55-56页 |
5.3.1 模拟运行环境 | 第55-56页 |
5.3.2 运行结果 | 第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6.2 地下管网数据采集系统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