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冬虫夏草菌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19页
    1.1 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1.1.1 线粒体概述第15页
        1.1.2 真菌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特征第15-16页
    1.2 冬虫夏草概述第16-17页
        1.2.1 分类地位第16页
        1.2.2 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冬虫夏草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注释分析第19-47页
    2.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第19页
        2.1.1 实验材料第19页
        2.1.2 实验仪器第19页
        2.1.3 实验试剂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5页
        2.2.1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19-20页
        2.2.2 菌株的培养第20-21页
        2.2.3 菌株的保藏第21页
        2.2.4 DNA的提取方法第21-22页
        2.2.5 PCR引物设计第22-23页
        2.2.6 DNA片段的扩增第23页
        2.2.7 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第23-24页
        2.2.8 基因克隆第24-25页
    2.3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25-26页
        2.3.1 测序方法第25页
        2.3.2 洌序结果的采集第25页
        2.3.3 序列组装与拼接第25页
        2.3.4 基因注释第25-26页
        2.3.5 序列分析第26页
    2.4 冬虫夏草菌与其他真菌的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分析第26-28页
        2.4.1 基因组大小及tRNA基因的比较第26页
        2.4.2 PCG基因及rRNA基因顺序的比较第26-27页
        2.4.3 tRNA基因顺序的比较第27页
        2.4.4 内含子位置的比较第27-28页
        2.4.5 系谱分析第28页
    2.5 结果分析第28-47页
        2.5.1 冬虫夏草菌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结构第28-29页
        2.5.2 PCG基因和rRNA基因的分析第29-34页
            2.5.2.1 碱基含量的分析第32-33页
            2.5.2.2 PCG基因中密码子使用情况分析第33-34页
            2.5.2.3 PCG基因中氨基酸使用情况分析第34页
        2.5.3 tRNA基因的分析第34-38页
        2.5.4 冬虫夏草菌线粒体基因组内含子的分析第38-39页
        2.5.5 冬虫夏草菌与肉座菌目真菌的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第39-47页
            2.5.5.1 基因组大小及tRNA基因的比较第40-42页
            2.5.5.2 PCG基困及rRNA基因排列顺序的比较第42-43页
            2.5.5.3 tRNA基因顺序的比较第43-44页
            2.5.5.4 内含子位置的比较第44-45页
            2.5.5.5 系谱分析第45-47页
第三章 不同冬虫夏草菌株的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第47-55页
    3.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第47页
        3.1.1 实验材料第47页
        3.1.2 实验仪器第47页
        3.1.3 实验试剂第47页
    3.2 实验方法第47页
    3.3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47-49页
        3.3.1 测序方法第47-48页
        3.3.2 序列组装与拼接第48页
        3.3.3 基因注释第48页
        3.3.4 序列分析第48页
        3.3.5 系谱分析第48-49页
    3.4 结果分析第49-55页
        3.4.1 线粒体基因组组织结构的比较第49-50页
        3.4.2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比较第50-54页
        3.4.3 系谱分析第54-55页
第四章 总结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毛虫肽链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特异性的功能位点分析
下一篇:栝楼抗肿瘤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及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