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计算在煤矿巷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 2 图像特征信息提取 | 第12-24页 |
| ·十字靶标角点亚像素级坐标提取 | 第12-18页 |
| ·典型像素级角点检测算法 | 第12-15页 |
| ·角点检测实验及分析 | 第15-17页 |
| ·亚像素级角点提取 | 第17-18页 |
| ·光斑中心像点提取 | 第18-22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18-19页 |
| ·光斑边缘提取 | 第19-20页 |
| ·光斑中心坐标计算 | 第20-21页 |
| ·光斑图像处理实验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3 摄像机标定 | 第24-37页 |
| ·摄像机成像几何模型 | 第24-27页 |
| ·三种坐标系介绍 | 第24-25页 |
| ·线性摄像机模型(针孔模型) | 第25-26页 |
| ·非线性摄像机模型 | 第26-27页 |
| ·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27-34页 |
| ·常用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28-29页 |
| ·考虑径向和切向畸变的平面模板标定过程 | 第29-33页 |
| ·改进的平面模板标定方法 | 第33页 |
| ·内参和畸变已知时外参标定方法 | 第33-34页 |
| ·摄像机标定精度评估 | 第34页 |
| ·标定算法实验及结果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空间点坐标计算 | 第37-46页 |
| ·空间点三维坐标求解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 ·极线约束 | 第38-40页 |
| ·极线约束的几何意义 | 第38-39页 |
| ·极线方程和基本矩阵 | 第39-40页 |
| ·典型的空间点重建算法 | 第40-42页 |
| ·公垂线段中点法 | 第40-41页 |
| ·基于对极约束的空间点重建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 ·以公垂线段为约束的空间点重建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 ·空间点重建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巷道变形监测 | 第46-59页 |
| ·巷道形变监测方案 | 第46页 |
| ·实验设备及场景说明 | 第46-48页 |
| ·监测点重建的计算流程 | 第48-49页 |
| ·巷道变形监测实验 | 第49-57页 |
| ·图像上靶标角点和巷道上监测点提取 | 第49-52页 |
| ·摄像机标定 | 第52-53页 |
| ·特征点空间坐标计算 | 第53-55页 |
| ·特征点重建精度分析 | 第55-56页 |
| ·监测点位移测量结果和分析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6 结论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页 |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