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产权差异与股权激励适用性 | 第17-26页 |
·股权激励理论视角的分析 | 第17-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激励理论 | 第19-21页 |
·股权激励方式视角的分析 | 第21-26页 |
·股票期权 | 第22-23页 |
·限制性股票 | 第23页 |
·股票增值权 | 第23-26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状况研究 | 第26-34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2006年以前的探索萌芽阶段 | 第26页 |
·2006年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 第26-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股权激励数量 | 第28页 |
·股权激励类型 | 第28-29页 |
·股权激励方式 | 第29-30页 |
·股权激励比例 | 第30-31页 |
·激励行业分布 | 第31-32页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规定差异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4-48页 |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样本公司筛选 | 第34-35页 |
·股权激励绩效财务指标 | 第35-36页 |
·营业收入净利率 | 第35页 |
·资产收益率 | 第35页 |
·净资产收益率 | 第35-36页 |
·股权激励实证分析 | 第36-43页 |
·实证分析假定设计 | 第36-37页 |
·变量选取 | 第37-38页 |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 第38-39页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 | 第40-42页 |
·实证分析小结 | 第42-43页 |
·股权激励效应统计比较分析 | 第43-47页 |
·激励绩效比较 | 第43-44页 |
·激励方式比较 | 第44-46页 |
·激励比例比较 | 第46-47页 |
·实证分析与统计分析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股权激励是提升国企治理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 第48页 |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效应低于国有企业 | 第48页 |
·股权激励仍无法全部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 | 第48-49页 |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完善上市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第49页 |
·改善股权激励管制环境 | 第49-50页 |
·完善股权激励考核体系 | 第50页 |
·建立多维度股权激励创新机制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