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日行一善: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校本实践--以杭州市A小学为例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研究缘起:当前学校德育的现实问题第11-14页
     ·核心价值缺失第11-12页
     ·知行分离严重第12页
     ·德育载体单一第12-13页
     ·校本特色缺乏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4-16页
     ·相关文献研究第14-15页
     ·相关实践研究第15-16页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框架第17-18页
2 “善”的伦理学回溯第18-26页
   ·西方伦理学对 “善”的阐释第18-21页
     ·苏格拉底(Socrates)与柏拉图(Plato):善即美德第18-20页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善即幸福第20-21页
     ·西方其他思想家对 “善”的理解第21页
   ·我国传统伦理学对善的阐释第21-23页
     ·孟子:性善论第22-23页
     ·其他先哲: “善”的丰富与发展第23页
   ·“善”在当今社会中的积极意义第23-26页
3 “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的基本内涵第26-39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7-30页
     ·“善”第27-28页
     ·“行”第28-29页
     ·道德品质第29页
     ·“日行一善”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校本实践第29-30页
   ·“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的理论依据第30-36页
     ·品德心理结构第30-31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31-33页
     ·知行合一理论第33-35页
     ·小学生道德发展特点第35-36页
   ·“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的现实意义第36-39页
     ·实现国家纲要校本实施第36-37页
     ·解决学校德育实际问题第37-38页
     ·传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第38-39页
4 “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的内容编排第39-46页
   ·“日行一善”德育内容的提炼依据第39-42页
     ·德育纲要与品德课程标准第39-40页
     ·西方伦理思想第40-41页
     ·我国传统文化第41页
     ·时代发展要求第41-42页
   ·“日行一善”德育内容的具体德目第42-43页
   ·“日行一善”德育内容的编排框架第43-46页
5 “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的操作实施第46-66页
   ·“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的实施路径第46-61页
     ·品德课程专项落实第46-47页
     ·适切校本课程研发第47-50页
     ·校园节日活动开展第50-51页
     ·学科德育结合渗透第51-55页
     ·社会实践活动延伸第55-58页
     ·班级培育日常养成第58-60页
     ·校园环境文化浸润第60-61页
   ·“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的评价机制第61-66页
     ·“日行一善”的过程性评价第62-63页
     ·“日行一善”的结果性评价第63-66页
6 结语第66-69页
   ·研究的成效第66-68页
     ·学生道德品质得到提升第66页
     ·德育核心价值得到凸显第66-67页
     ·品德教学有效性得到增强第67页
     ·德育工作系统性初步形成第67-68页
     ·校本德育特色初步显现第68页
   ·研究的思考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研究--基于杭州T小学的实证调查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应用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