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本文不足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金融共生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1页 |
·金融共生含义与构成要素 | 第17-19页 |
·金融共生单元 | 第17-18页 |
·金融共生模式 | 第18页 |
·金融共生环境 | 第18-19页 |
·金融共生关系分析 | 第19页 |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共生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信贷业务互补 | 第19-20页 |
·风险管理互补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 第21-33页 |
·内蒙古农村金融共生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农村金融机构状况 | 第21-22页 |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 | 第22-23页 |
·农村金融产品发展 | 第23-25页 |
·内蒙古农村金融共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共生单元供给不足 | 第25-26页 |
·共生模式不完善 | 第26-27页 |
·共生环境有待加强 | 第27-29页 |
·内蒙古农村金融共生发展制约因素 | 第29-33页 |
·资金流向分析 | 第29-31页 |
·机构间合作程度分析 | 第31页 |
·制度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3-41页 |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 | 第33-34页 |
·实证检验 | 第34-39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34-35页 |
·ADF检验 | 第35-36页 |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8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共生单元仍需强化 | 第39页 |
·共生模式合作度不高 | 第39页 |
·共生环境相对局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1-49页 |
·优化共生单元 | 第41-43页 |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 | 第41-42页 |
·明确农村金融市场定位 | 第42-43页 |
·提高共生对象的匹配度 | 第43页 |
·完善共生模式 | 第43-46页 |
·加强农业保险的产品开发 | 第44页 |
·改变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模式 | 第44页 |
·实现城乡金融互惠模式 | 第44-45页 |
·加强农村各金融机构的合作 | 第45-46页 |
·强化共生环境 | 第46-49页 |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 第46-47页 |
·建立有效监督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加快风险管理体系建立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