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33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18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研究意义第16-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5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5-27页
     ·研究思路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7-28页
   ·本文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第28-31页
     ·主要内容第28-29页
     ·论文框架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2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理论基础第33-59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33-42页
     ·决策第33-34页
     ·行为决策第34-36页
     ·就业行为决策第36-37页
     ·因素群第37-39页
     ·适应性第39-40页
     ·主体及主体性第40-42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相关理论第42-58页
     ·就业理论第43-52页
     ·行为决策理论第52-54页
     ·大学生成长理论第54-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3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第59-85页
   ·个人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9-73页
     ·个人自然特征第59-63页
     ·代际影响因素第63-67页
     ·保留工资第67-69页
     ·工作搜寻的方式第69-71页
     ·工作搜寻的成本第71-73页
   ·环境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第73-80页
     ·制度方面第73-75页
     ·体制方面第75-76页
     ·文化方面第76-79页
     ·劳动力需求第79-80页
   ·因素群及其对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第80-82页
     ·因素群的提出第80-81页
     ·因素群对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第81-82页
   ·本章小结第82-85页
4 因素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分析第85-109页
   ·就业行为决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第85-95页
     ·匹配理论视角第85-87页
     ·讨价还价视角第87-93页
     ·主体适应性视角第93-95页
   ·因素群对高校毕业生的作用机制第95-102页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分析第95-97页
     ·因素群对劳动力供给的作用机制分析第97-102页
   ·高校毕业生对因素群的适应机制第102-108页
     ·高校毕业生能改变的情况下:改变第102-104页
     ·高校毕业生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调整第104-106页
     ·高校毕业生对因素群的适应机制第106-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5 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第109-135页
   ·样本数据来源及检验第109-112页
     ·关于数据来源及说明第109页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第109-112页
   ·关于就业者的统计分析第112-133页
     ·关于就业者的描述性分析第113-125页
     ·Logistic回归模型第125-128页
     ·“直观”因素例解第128-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6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对策与建议第135-163页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第135-141页
     ·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第136-137页
     ·健全完善就业政策第137-138页
     ·健全就业促进政策第138-140页
     ·扩大就业岗位第140-141页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市场引导第141-147页
     ·打造高教资源竞争机制第141-144页
     ·健全就业保障法律法规第144-145页
     ·强化校企联合共建机制第145-147页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高校作用第147-153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第147-149页
     ·创新专业教学体系以提升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第149-150页
     ·强化实施训练环节以完善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第150-153页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支持第153-156页
     ·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第153-154页
     ·社区组织的引导与协调第154-156页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努力第156-161页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156-158页
     ·改变传统就业观念第158-160页
     ·做好人生职业规划第160-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3页
7 结论第163-167页
   ·主要结论第163-164页
   ·研究展望第164-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3页
附录调查问卷一:用人单位第173-177页
附录调查问卷二:高校毕业生第177-18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81-18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满意度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及信息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