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卉民写意花鸟画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页 |
注释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卉民写意花鸟画教学特征概述 | 第15-21页 |
一、重人文修养 | 第16-17页 |
二、重笔墨修养 | 第17-19页 |
三、重教学规范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页 |
注释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卉民写意花鸟画教学理论研究 | 第21-32页 |
一、教学理论来源 | 第21-27页 |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 第27-31页 |
小结 | 第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高卉民写意花鸟画教学实践研究 | 第32-53页 |
一、教学目标 | 第32-37页 |
(一) 培养对中国画的审美感受能力 | 第32-33页 |
(二) 培养“东方式”艺术思维能力 | 第33-34页 |
(三) 培养写意性表现与传达能力 | 第34-35页 |
(四) 培养对中国画的艺术评价能力 | 第35-37页 |
二、高卉民写意画中意的历史性、意的幽远 | 第37-49页 |
(一) 系统化的理论修养课教学 | 第37-39页 |
(二) 临摹、写生、创作于一体的实践课教学 | 第39-49页 |
1. 写意花鸟画的“写”、“意”与“花鸟” | 第40-42页 |
2. 与古为徒——师古不泥古 | 第42-43页 |
3. 临摹、写生与创作一体化 | 第43-46页 |
4.笔墨程式与笔墨结构 | 第46-49页 |
三、教学评价——多层次、多样化、动态长效评价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高卉民写意花鸟画教学成就与教育影响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第六章 高卉民写意花鸟画教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