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写意精神”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学术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四、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第二章 写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23页 |
一、写意精神之名义 | 第15-16页 |
二、写意精神之哲学基础 | 第16-18页 |
三、传统绘画中“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 第18-22页 |
注释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卉民的北方花鸟画 | 第23-32页 |
一、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地域特征 | 第23-26页 |
(一) 北方花鸟画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 第23-25页 |
(二) 北方花鸟画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环境 | 第25-26页 |
二、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理论和技法 | 第26-32页 |
(一) 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理论 | 第26-29页 |
(二) 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技法 | 第29-32页 |
第四章 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写意精神” | 第32-47页 |
一、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境界 | 第33-36页 |
(一) 大美不言 | 第33-34页 |
(二) 荒寒意境 | 第34-36页 |
二、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的书写性与诗性 | 第36-41页 |
(一) 以写为上 | 第36-39页 |
(二) 诗情画意 | 第39-41页 |
三、功夫在画外 | 第41-45页 |
(一) 学问 | 第41-43页 |
(二) 人品 | 第43-44页 |
(三) 师造化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