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背景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页
  1. 研究思路第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页
 (四) 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1. 创新第14-15页
  2. 不足之处第15-16页
一、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的理论与实践第16-21页
 (一)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概念界定第16-17页
  1. 干部挂职锻炼第16页
  2.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第16-17页
 (二)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1.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符合马思主义实践观点第17-18页
  2.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第18-19页
  3.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是对基层的人才输入第19-20页
 (三)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的作用第20-21页
  1. 开辟了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第20页
  2. 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第20页
  3. 有利于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第20-21页
二、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现状第21-26页
 (一) 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实施的背景第21-22页
  1. 干部队伍建设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第21页
  2.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措施第21-22页
 (二) 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实施情况第22-24页
  1. 认真统筹分批选派第22页
  2. 建立机制抓好管理第22-23页
  3. 全力做好培训保障第23页
  4. 明确考核监督程序第23-24页
  5. 充分实现锻炼培养第24页
 (三) 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成效第24-26页
  1. 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第24页
  2. 农村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第24-25页
  3.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第25页
  4.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第25页
  5. 驻村“第一书记”自身得到了锻炼第25-26页
三、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1页
 (一) 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1.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缺乏规划第26-27页
  2. 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制度缺失、操作规范性不够第27页
  3. 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存在一定真空第27页
  4. 驻村“第一书记”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第27-28页
  5 主客体对驻村“第一书记”认识的偏差第28页
 (二) 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1页
  1. 选派环节第28-29页
  2. 制度配套第29页
  3. 管理环节第29-30页
  4. 考核环节第30页
  5. 其他原因第30-31页
四、借鉴国内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经验第31-35页
 (一) 如阜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经验第31页
  1. 择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第31页
  2. 完善日常培训管理第31页
  3. 多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第31页
 (二) 信阳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经验第31-32页
  1. 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第31-32页
  2. 统一组织部、旗县区各部门、各相关单位的认识第32页
  3. 完善各项管理机制第32页
  4. 完善选派机制第32页
 (三) 南通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经验第32-34页
  1. 科学化选派第32页
  2. 目标化引领第32页
  3. 精细化管理第32-33页
  4. 多元化帮扶第33-34页
 (四) 国内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经验启示第34-35页
  1. 科学规划,做好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第34页
  2. 完善各项运行保障机制第34页
  3. 完善管理考核,强化结果运用第34页
  4. 加强多方联动,全力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第34-35页
五、完善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的建议第35-40页
 (一) 科学编制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规划第35-36页
  1. 对驻村”第一书记”选派进行系统规划,营造良好的挂职环境第35页
  2. 将驻村“第一书记”选派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第35-36页
  3. 统一思想,提高各方面对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的认识第36页
 (二)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各项制度第36-37页
  1.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定位制度第36页
  2. 健全驻村“第一书记”运行制度第36-37页
 (三)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机制第37-38页
  1.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培养工作第37页
  2.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绩效管理第37-38页
 (四)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考核工作,畅通结果运用渠道第38-40页
  1.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考核工作第38页
  2.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使用和后备流转工作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巡视制度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新时期党内巡视监督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