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新时期党内巡视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页
 (四) 创新点和不足第13-15页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第15-19页
 (一) 党内巡视监督机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5-16页
  1. 巡视监督的涵义第15页
  2. 机制的涵义第1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内监督的理论第15-16页
  4.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内巡视监督的理论第16页
 (二) 党内巡视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第16-19页
  1. 监督主体第16-17页
  2. 对象和范围第17页
  3. 机构设置第17页
  4. 内容和问题第17-18页
  5. 工作方式和权限第18页
  6. 工作程序第18-19页
二、党内巡视监督机制现状第19-28页
 (一) 新时期党内巡视监督的探索发展第19-21页
  1. 探索试点阶段第19页
  2. 全面展开阶段第19-20页
  3. 健全完善阶段第20页
  4. 创新发展阶段第20-21页
 (二) 新时期开展党内巡视监督的必要性第21-23页
  1. 党内巡视监督的复杂性第21-22页
  2. 党内巡视监督的严峻性第22页
  3. 党内巡视监督的重要性第22-23页
  4. 党内巡视监督的迫切性第23页
 (三) 新时期党内巡视监督的主要特点第23-25页
  1. 主体权威第23-24页
  2. 对象特定第24页
  3. 领域广泛第24页
  4. 内容聚焦第24页
  5. 方式灵活第24页
  6. 时间集中第24-25页
  7. 注重预防第25页
 (四) 新时期党内巡视监督的现实成效第25-28页
  1. 开创了反腐败斗争新局面,发挥了震慑效应第25-26页
  2. 带动了权力监督的新发展,增强了机制约束第26页
  3. 促进了不良风气的新改进,营造了和谐氛围第26-27页
  4. 呼应了群众意愿的新期盼,推动了问题解决第27-28页
三、新时期党内巡视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4页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0页
  1. 巡视组自身建设存有薄弱环节第28页
  2. 巡视发现问题能力有待提高第28页
  3. 巡视整改不够有力第28-29页
  4. 巡视力量还需要加强第29页
  5. 巡视对象不够配合第29-30页
  6. 巡视成果运用不充分第30页
 (二) 原因分析第30-32页
  1. 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不力第30页
  2. 党内巡视监督理论建设欠完善第30-31页
  3. 巡视监督主客体权力不对等第31页
  4. 体制原因对巡视监督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第31页
  5. 各种监督手段的配合还不够顺畅第31-32页
  6. 干部选拔任用不够严密第32页
 (三) 中外巡视监察制度的启示第32-34页
四、完善新时期党内巡视监督机制的对策第34-43页
 (一) 建立巡视理论研究机制第34-36页
  1.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主体责任第34页
  2. 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巡视定位第34-35页
  3.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第35页
  4. 紧扣纪律建设,深化巡视内容第35页
  5. 设立研究机构,提供理论指导第35-36页
 (二) 建立巡视工作联动机制第36-38页
  1. “下沉一级”入手延伸了解第36页
  2. 综合利用信息全面了解第36-37页
  3. 深化专项巡视重点了解第37页
  4. 多种监督衔接综合了解第37-38页
  5. 发动群众参与深入了解第38页
 (三) 建立巡视成果运用机制第38-40页
  1. 充分运用现场成果第38-39页
  2. 全面落实整改成果第39页
  3. 高度重视组织成果第39页
  4. 积极转化制度成果第39-40页
  5. 重点强化惩治成果第40页
 (四) 建立巡视规范运行机制第40-43页
  1. 保证巡视职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40-41页
  2. 提高巡视监督的科学化水平第41页
  3. 推动巡视监督向基层延伸第41页
  4. 抓好巡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第41-42页
  5. 为巡视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选派问题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