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自主导航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自主导航的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 ·自主导航滤波算法的发展 | 第12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卫星运动学模型 | 第14-21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时间系统 | 第14-15页 |
| ·参考坐标系及其转换 | 第15-16页 |
| ·参考坐标系 | 第15-16页 |
| ·坐标系间的转换 | 第16页 |
| ·卫星运动学模型 | 第16-20页 |
| ·二体运动 | 第17页 |
| ·卫星运动学模型 | 第17-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自主导航原理及测量方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2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自主导航原理 | 第21-23页 |
| ·自主导航原理 | 第21-22页 |
| ·目标距离方程 | 第22-23页 |
| ·自主导航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的建立 | 第23-26页 |
| ·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23-24页 |
| ·地面标志点的建立 | 第24-25页 |
| ·测量方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测量方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1页 |
| ·电离层的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 ·地面标志点误差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 ·地面标志点之间基线长度的影响分析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连续观测弧段下的自主导航研究 | 第32-47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32-35页 |
| ·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 | 第33-34页 |
| ·观测矩阵的计算 | 第34页 |
| ·滤波参数的确定 | 第34-35页 |
| ·基于EKF的自主导航性能分析 | 第35-43页 |
| ·SAR测量精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 ·地面标志点的基线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噪声因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地面标志点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基于UKF的自主导航性能分析 | 第43-46页 |
| ·UKF滤波算法 | 第43-44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间断观测弧段下的自主导航研究 | 第47-59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卡尔曼平滑 | 第47-50页 |
| ·固定区间平滑 | 第47-49页 |
| ·固定点平滑 | 第49-50页 |
| ·无卡尔曼平滑的自主导航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 ·观测弧度为中国大陆的自主导航分析 | 第50-53页 |
| ·观测弧段包含南北极的自主导航分析 | 第53-54页 |
| ·卡尔曼平滑的自主导航性能分析 | 第54-58页 |
| ·固定区间平滑的仿真结果 | 第54-56页 |
| ·固定点平滑的仿真结果 | 第56-57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