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动向 | 第11-16页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三)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第19-24页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9-21页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 第21-23页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第23-24页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成因的分析 | 第24-27页 |
(一)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 第25页 |
(二)控制自然的观念与生态危机 | 第25-26页 |
(三)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 | 第26-27页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第29-42页 |
一、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第29-30页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 第29页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 | 第29-30页 |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 | 第30页 |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第30-35页 |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生态思想 | 第30-32页 |
(二)邓小平理论中的生态思想 | 第32页 |
(三)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建设 | 第32-33页 |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33-34页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34-35页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 第35-42页 |
(一)中国生态存在问题 | 第36-37页 |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 第38-42页 |
第四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42-49页 |
一、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 第42-43页 |
二、着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 第43-45页 |
三、积极引导组织健康的社会消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第45-46页 |
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力度,培养国民社会主义生态意识 | 第46-47页 |
五、树立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