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问题提出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生本教学的概念 | 第15-18页 |
(一)生本教学的含义 | 第15页 |
(二)生本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5-18页 |
1.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 第15-16页 |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自身发展要求实施生本教学 | 第16-17页 |
3.生本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 | 第17-18页 |
二、生本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实例 | 第18-22页 |
(一)教师备课环节渗透生本教学理念 | 第18-19页 |
1.教师要重视教材 | 第18页 |
2.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层次性 | 第18-19页 |
3.明确每堂课教学的重难点 | 第19页 |
(二)教学过程运用生本教学 | 第19-20页 |
1.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 第19-20页 |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 第20页 |
3.教师进行指导 | 第20页 |
(三)布置作业延续生本教学 | 第20-22页 |
三、生本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一)生本教学课堂过程流于形式 | 第22-23页 |
1.只满足完成教学过程的低级目标 | 第22页 |
2.素质启发培养形式化 | 第22-23页 |
3.学生无实质知识的受益 | 第23页 |
(二)学生在生本教学课堂中参与性差 | 第23-24页 |
1.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 | 第23页 |
2.学生发言只限于知识点识记 | 第23-24页 |
3.课堂教学气氛压抑紧张 | 第24页 |
(三)生本教学课堂教育目标达成低效 | 第24-26页 |
1.真实主体缺失 | 第24-25页 |
2.课堂教学缺乏掌控讲授零散 | 第25页 |
3.教育成效中存在负培养 | 第25-26页 |
四、生本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6-31页 |
(一)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现实身心水平 | 第26-27页 |
1.缺乏对教育对象的了解 | 第26页 |
2.缺乏对教学任务的重视 | 第26-27页 |
3.缺乏对教学目标的准确认识 | 第27页 |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缺少正确的交流互动 | 第27-28页 |
1.缺少合理教学互动方法设计 | 第27页 |
2.启发学生认识知识的功用和发挥知识实效不足 | 第27-28页 |
3.对教学全面性和层次性无统一认识 | 第28页 |
(三)课堂评价体系未实现管理向服务转变 | 第28-31页 |
1.教学观念教条保守僵化 | 第29页 |
2.维持现状的心态 | 第29-30页 |
3.缺少师生平等观念 | 第30-31页 |
五、生本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中的对策 | 第31-35页 |
(一)生本教学的教学目的与学生身心水平结合 | 第31-32页 |
1.从利于学生发展出发认真研究和了解教育对象 | 第31页 |
2.从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组织教学 | 第31-32页 |
3.统一教学目标与学生收益的关系 | 第32页 |
(二)教师实现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 第32-33页 |
1.找到生本教学生效的具体发挥作用指向点和运行体系 | 第32页 |
2.完善生本教学实现环节 | 第32-33页 |
3.规定生本教学环节的蕴含内涵与实效 | 第33页 |
(三)端正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 第33-35页 |
1.与时俱进更新生本教学理念 | 第33-34页 |
2.用生本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第34页 |
3.切实从管理育人转为生本育人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