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险人恶意侵权责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保险人恶意侵权责任概述 | 第14-26页 |
(一) 保险人恶意侵权责任的概念 | 第14-17页 |
1. “恶意”的概念 | 第14-16页 |
2. 新责任类型的产生 | 第16-17页 |
(二) 保险人承担恶意侵权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7-23页 |
1. 保险人恶意理赔行为的侵权属性 | 第17-21页 |
2. 受害人损害的全面救济 | 第21页 |
3. 部分合同违约责任的“侵权化” | 第21-23页 |
(三) 保险人恶意侵权责任的价值体现 | 第23-26页 |
1. 丰富侵权责任类型 | 第23-24页 |
2. 维护弱势方利益 | 第24-25页 |
3. 构建行业良好生态 | 第25-26页 |
二、保险人恶意侵权的构成要件 | 第26-36页 |
(一) “恶意”的主观过错辨析 | 第26-31页 |
1. 与故意、传统的“恶意”的区分 | 第26-29页 |
2. “恶意”的具体考量因素 | 第29-31页 |
(二) “恶意侵权”的行为判断 | 第31-32页 |
1. 主观标准 | 第31页 |
2. 客观标准 | 第31-32页 |
3. 双重标准 | 第32页 |
(三) 恶意侵权的损害结果 | 第32-35页 |
1. 保险金 | 第33页 |
2. 法定利息 | 第33页 |
3. 其他间接经济损失 | 第33-34页 |
4. 精神损害 | 第34-35页 |
5. 救济成本 | 第35页 |
(四) 近因关系的认定 | 第35-36页 |
1. 因果链过长 | 第35页 |
2. 重大介入因素 | 第35-36页 |
3. 被保险人个人原因 | 第36页 |
三、保险人恶意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 | 第36-41页 |
(一) 保险金 | 第36-37页 |
1. 合理性 | 第36页 |
2. 问题探究 | 第36-37页 |
(二) 间接经济损失 | 第37-38页 |
1. 合理性 | 第37页 |
2. 问题探究 | 第37-38页 |
(三) 精神损害赔偿 | 第38-39页 |
1. 合理性 | 第38-39页 |
2. 问题探究 | 第39页 |
(四) 惩罚性赔偿 | 第39-40页 |
1. 合理性 | 第39页 |
2. 问题探究 | 第39-40页 |
(五) 救济成本 | 第40-41页 |
1. 合理性 | 第40页 |
2. 问题探究 | 第40-41页 |
四、保险人恶意侵权的举证责任 | 第41-43页 |
(一) 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 | 第41-42页 |
1. 全面的举证要求 | 第41页 |
2. “全面”的例外 | 第41-42页 |
(二) 被告的抗辩要求 | 第42-43页 |
1. 完全的抗辩 | 第42页 |
2. 不完全的抗辩 | 第42-43页 |
五、保险人恶意侵权责任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9页 |
(一) 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第43-46页 |
1. 引入保险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 第43-44页 |
2. 引入保险人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 第44-46页 |
(二) 对我国司法的启示 | 第46-47页 |
1. 保险人责任承担的时间 | 第46-47页 |
2. 保险人责任承担的方式 | 第47页 |
(三) 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启示 | 第47-49页 |
1. 保险公司的自我要求 | 第47-48页 |
2. 被保险人的自我保护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