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概念界定 | 第8-9页 |
·现代的界定 | 第9页 |
·职业教育思想的界定 | 第9页 |
·相关研究 | 第9-17页 |
·专著类研究 | 第9-10页 |
·学位论文类研究 | 第10-13页 |
·期刊文献类研究 | 第13-17页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1949-1966) | 第20-29页 |
·建国初期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20-25页 |
·黄炎培平民职业教育思想 | 第20-22页 |
·刘少奇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思想 | 第22-25页 |
·建国初期非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25-27页 |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25页 |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25-26页 |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26-27页 |
·建国初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第27-29页 |
·建国初期专门的职业教育政策 | 第27-28页 |
·建国初期包含“职业教育”的教育政策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1967-1977) | 第29-40页 |
·文革时期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29-32页 |
·毛泽东农民职业教育思想 | 第29-32页 |
·文革时期非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32-38页 |
·文革时期的反儒职业教育思想 | 第33-37页 |
·文革时期的劳动职业教育思想 | 第37-38页 |
·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思想(1978—) | 第40-58页 |
·改革开放以来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40-46页 |
·杨金土与“以人为本”职业教育思想 | 第40-42页 |
·姜大源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思想 | 第42-44页 |
·徐国庆与“项目课程”职业教育思想 | 第44-46页 |
·非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46-53页 |
·农村职业教育思想 | 第46-51页 |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51-53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 | 第53-58页 |
·恢复调整阶段 | 第54页 |
·改革阶段 | 第54-55页 |
·全面发展阶段 | 第55-56页 |
·稳步前进阶段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发展脉络及当代意义 | 第58-67页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58-62页 |
·总体脉络 | 第58-59页 |
·具体脉络 | 第59-62页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62-67页 |
·中国现代系统职业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普适性 | 第62-65页 |
·中国现代非系统职业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普适性 | 第65页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与普适性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