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

正弦交变电磁场影响峰值骨量的动物实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6页
缩略词表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第10-11页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第11-12页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第12-15页
   ·国内外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第15页
 2 电磁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低频电磁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研究第16页
   ·电磁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细胞机理研究第16-17页
   ·电磁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第17-18页
 3 峰值骨量与骨质疏松第18-19页
 4 本研究构想第19-20页
第二章 不同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对幼龄大鼠峰值骨量的影响研究第20-33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0-21页
   ·主要仪器与材料第20页
   ·正弦交变电磁场发生仪第20-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23页
   ·动物分组及处理第21页
   ·骨密度检测及标本保存第21页
   ·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第21-22页
   ·生物力学检测第22页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第22页
   ·micro-CT 成像分析第22-23页
   ·统计学分析第23页
 3 结果第23-28页
   ·不同强度 SEMFs 对脏器系数及病理学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强度 SEMFs 对大鼠体重及进食量、进水量的影响第24页
   ·不同强度 SEMFs 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第24-25页
   ·不同强度 SEMFs 对大鼠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第25-26页
   ·不同强度 SEMFs 对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强度 SEMFs 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7页
   ·不同强度 SEMFs 对大鼠 micro-CT 成像分析第27-28页
 4 讨论第28-33页
第三章 50 Hz 0.1 mT 正弦交变电磁场提高幼龄大鼠峰值骨量存在时间效应..24第33-43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3页
 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动物分组及处理第33-34页
   ·骨密度检测第34页
   ·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第34页
   ·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第34页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第34页
   ·micro-CT 成像分析第34页
   ·统计学分析第34页
 3 结果第34-39页
   ·不同时间 SEMFs 对大鼠体重、脏器系数及病理学的观察第34-35页
   ·不同时间 SEMFs 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时间 SEMFs 对大鼠骨形态量学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时间 SEMFs 对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时间 SEMFs 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8-39页
   ·不同时间 SEMFs 对大鼠 micro-CT 成像分析第39页
 4 讨论第39-43页
第四章 正弦交变电磁场提高幼龄大鼠峰值骨量的机理探究第43-52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3页
 2 实验方法第43-45页
   ·常规指标的检测第43页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第43-44页
   ·双荧光标记与分析第44页
   ·micro-CT 数据分析第44页
   ·脱钙后 HE 染色第44页
   ·统计学分析第44-45页
 3 实验结果第45-49页
   ·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第45页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第45-46页
   ·双荧光标记的结果第46-47页
   ·micro-CT 数据分析结果第47-48页
   ·脱钙后 HE 染色第48-49页
 4 讨论第49-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1.结论第52页
 2.不足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导师简介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法快速联检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鲍氏志贺氏菌
下一篇:隐私保护型指纹认证中的对齐和认证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