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缩略词 | 第6-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引言 | 第9页 |
2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色谱法 | 第9-10页 |
·毛细管电泳法(CE) | 第10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0-11页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 第11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1-14页 |
·生物芯片 | 第14页 |
3 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概述 | 第14-17页 |
·胶体金 | 第14页 |
·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 | 第14-15页 |
·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的发展 | 第15-17页 |
1 前言 | 第17-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9页 |
·材料 | 第18-20页 |
·菌株 | 第18-19页 |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方法 | 第20-29页 |
·EHEC 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 第20-24页 |
·SHB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 第24-26页 |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联检 EHEC 和 SHB 联检试纸条的研制 | 第26-28页 |
·与常见检测技术比较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EHEC 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研制结果 | 第29-35页 |
·单克隆抗体浓度、相对分子量、亚类亚型及特异性测定结果 | 第29-31页 |
·单克隆抗体亚类、亚型鉴定结果 | 第29页 |
·单克隆抗体 SDS-PAGE 分析 | 第29-30页 |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验证结果 | 第30页 |
·制备胶体金结果 | 第30-31页 |
·胶体金试纸条抗体最优组合确定结果 | 第31-33页 |
·各抗体偶联胶体金最佳 pH 的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各抗体偶联胶体金最佳结合量的测定结果 | 第32页 |
·EHEC 试纸条组装及性能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EHEC 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EHEC 胶体金试纸条特异性交叉反应测定结果 | 第34页 |
·EHEC 胶体金试纸条模拟带菌结果 | 第34-35页 |
·SHB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研制结果 | 第35-37页 |
·SHB 检测抗体偶联胶体金最佳 pH 的测定结果 | 第35页 |
·SHB 检测抗体偶联胶体金最佳结合量的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SHB 胶体金试纸条组装及灵敏度测定结果 | 第36页 |
·SHB 胶体金试纸条特异性交叉反应测定结果 | 第36页 |
·SHB 胶体金试纸条模拟带菌结果 | 第36-37页 |
·快速联合检测 EHEC 和 SHB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研制结果 | 第37-40页 |
·联检 EHEC 和 SHB 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联检 EHEC 和 SHB 胶体金试纸条特异性交叉反应测定结果 | 第38页 |
·联检 EHEC 和 SHB 胶体金试纸条模拟带菌结果 | 第38-40页 |
·和 PCR 法灵敏度测定对比 | 第40-41页 |
·和 ELISA 法灵敏度测定对比 | 第41-42页 |
4 讨论 | 第42-44页 |
·EHEC 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42页 |
·胶体金标记 EHEC 和 SHB 检测抗体 | 第42页 |
·EHEC 胶体金试纸条抗体组合的配对 | 第42页 |
·三种试纸条灵敏度研究 | 第42-43页 |
·三种试纸条交叉反应研究 | 第43页 |
·三种试纸条的模拟带菌研究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导师简介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