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型指纹认证中的对齐和认证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指纹对齐的方法 | 第12-22页 |
·指纹预对齐综述 | 第12-13页 |
·本文的指纹对齐算法 | 第13-17页 |
·方向场的确定 | 第14页 |
·流曲线的提取 | 第14-16页 |
·辅助数据的提取 | 第16页 |
·后置处理 | 第16-17页 |
·ICP 算法的原理 | 第17-20页 |
·传统的 ICP 算法 | 第17-18页 |
·ICP 算法的分类 | 第18页 |
·改进的 ICP 算法 | 第18-20页 |
·试验结果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指纹的 fingercode 特征提取 | 第22-24页 |
·Fingercode 的提取 | 第22-23页 |
·Fingercode 的量化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基于同态加密的指纹认证方案 | 第24-35页 |
·两种常用的 SFE 技术 | 第24-25页 |
·加密电路(GC) | 第24页 |
·同态加密(HE) | 第24-25页 |
·同态加密算法简介 | 第25-28页 |
·RSA 同态加密算法 | 第25-26页 |
·Paillier 同态加密算法 | 第26页 |
·ElGamal 同态加密算法 | 第26-27页 |
·Boneh-Goh-Nissim 同态加密算法 | 第27页 |
·全同态加密算法 | 第27-28页 |
·加掩膜的欧氏距离平方计算与基本认证协议 | 第28-29页 |
·改进方案 | 第29-32页 |
·改进方案中“打包(packing)”长度 | 第3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6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3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