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我国村干部职能转变研究--以豫东郸城县南丰镇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20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3-15页
     ·需求层次理论第13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3-14页
     ·交换理论第14-15页
     ·权变理论第15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18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7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7-18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8-19页
     ·研究的思路第18-19页
     ·研究的方法第19页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9-20页
2 村干部职能的演变第20-25页
   ·村干部及职能的概念、特征第20-22页
     ·村干部的界定第20-21页
     ·职能的界定第21-22页
   ·村干部职能的转变第22-24页
     ·目标定向增强第22页
     ·村干部职能性质的转变第22-23页
     ·村干部税收职能的弱化第23页
     ·土地分配职能弱化第23页
     ·计划生育方向的转变第23-24页
   ·总结第24-25页
3 社会主义新时期村干部职能的定位第25-29页
   ·新时期村干部履行其职能的方式第25-26页
   ·新时期不同视角下的村干部第26-27页
     ·国家视角下的村干部-代理人第26-27页
     ·村民视角下的村干部-监护人第27页
   ·实际工作中村干部的职能第27-29页
4 村干部职能转变案例分析第29-35页
   ·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职能发挥状况第29-31页
     ·农村的经济情况第29页
     ·农村的政治情况第29-30页
     ·农村的文化情况第30页
     ·农村的社会情况第30-31页
     ·农村的生态情况第31页
   ·村干部职能转变后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文化水平不高第31-32页
     ·管理机制不健全第32-33页
     ·激励机制不健全第33-34页
     ·信任危机第34-35页
5 村干部职能转变的激励因素分析第35-45页
   ·村干部激励因素的理论分析第35-36页
   ·村干部激励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6-42页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36-37页
     ·实证分析第37-42页
   ·进一步论证:模拟实验第42-43页
   ·结论分析第43-45页
6 促进村干部职能转变的建议第45-48页
   ·明确责任目标,实施分类管理第45页
   ·立足农村实际,制定激励政策第45-46页
   ·发扬村内民主,建立约束机制第46页
   ·加强工作指导,提供竭诚服务第46-47页
   ·优化工作环境,创造良好氛围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氯沙坦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社会诚信道德的缺失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