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超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常用的高速接口 | 第9-11页 |
·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USB 技术的发展 | 第11页 |
·USB 控制芯片的发展 | 第11-12页 |
·USB 应用的发展 | 第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2 USB3.0 技术原理介绍 | 第15-25页 |
·USB3.0 的基本特性 | 第15-16页 |
·USB3.0 的结构原理 | 第16-23页 |
·USB3.0 总线的拓扑结构 | 第16-18页 |
·USB3.0 协议分析 | 第18-19页 |
·USB3.0 的接口电气特性 | 第19-20页 |
·USB3.0 编码方式 | 第20-21页 |
·USB3.0 的数据传输类型 | 第21-23页 |
·总线枚举 | 第23-25页 |
3 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5-43页 |
·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30页 |
·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5页 |
·硬件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5-26页 |
·芯片的选型 | 第26-27页 |
·接口模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固件下载方式的选择 | 第28-29页 |
·外部接口的选择 | 第29-30页 |
·USB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 第30页 |
·电路设计 | 第30-36页 |
·电源转换模块 | 第30-32页 |
·USB3.0 Micro B 接口电路 | 第32-33页 |
·时钟模块 | 第33-34页 |
·复位模块 | 第34-35页 |
·USB3.0 启动电路 | 第35页 |
·GPIF II 接口电路 | 第35-36页 |
·JTAG 下载电路 | 第36页 |
·CPLD 模块 | 第36-38页 |
·图像产生模块 | 第37页 |
·接口转换模块 | 第37-38页 |
·数据源的选择模块 | 第38页 |
·数据发送的控制模块 | 第38页 |
·PCB 设计的注意点 | 第38-43页 |
·PCB 板的层叠、布局、布线的注意点 | 第38-39页 |
·USB3.0 高速差分信号的设计规范 | 第39-43页 |
4 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3-59页 |
·固件程序 | 第43-52页 |
·固件的开发环境 | 第43-44页 |
·固件开发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44-45页 |
·FX3 的固件程序开发 | 第45-49页 |
·固件程序的实现 | 第49-50页 |
·GPIF II 文件设计 | 第50-52页 |
·USB3.0 的驱动程序 | 第52-56页 |
·USB3.0 驱动程序简介 | 第52-54页 |
·INF 文件简介 | 第54-55页 |
·固件自动下载驱动 | 第55-56页 |
·USB3.0 应用程序 | 第56-59页 |
5 系统调试及效率分析 | 第59-65页 |
·系统硬件测试 | 第59页 |
·USB 设备枚举调试 | 第59-60页 |
·显示采集的模拟数据 | 第60页 |
·速度测试 | 第60-61页 |
·速度测试的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CPLD 编程调试中解决的难题 | 第62-65页 |
6 总结及展望 | 第65-69页 |
·总结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