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中段)课外阅读水平的行为方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选题的意义 | 第9-14页 |
·概念阐释 | 第9-10页 |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征 | 第10-12页 |
·主观性 | 第10-11页 |
·能动性 | 第11页 |
·体验性 | 第11-12页 |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 | 第12-14页 |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 第12-13页 |
·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 | 第13页 |
·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3 小学生(中段)课外阅读问题成因 | 第20-24页 |
·社会原因 | 第20页 |
·家庭原因 | 第20-22页 |
·父母文化素质职业的影响 | 第21页 |
·家庭中阅读环境的影响 | 第21-22页 |
·教师原因 | 第22-23页 |
·学校原因 | 第23-24页 |
4 解决方案 | 第24-38页 |
·重视课外阅读 | 第24-29页 |
·社会层面 | 第24-25页 |
·学校层面 | 第25-26页 |
·家庭层面 | 第26-28页 |
·学生层面 | 第28-29页 |
·培养阅读兴趣 | 第29-33页 |
·教师的方法策略 | 第29-32页 |
·家长的方法策略 | 第32-33页 |
·加强阅读指导 | 第33-38页 |
·指导选择读物 | 第33-34页 |
·培养阅读能力 | 第34-35页 |
·建立科学的课外阅读评价机制和方法 | 第35-38页 |
5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