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当前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1-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初中生” | 第13页 |
·“思想道德” | 第13页 |
·“初中生思想道德”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初中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初中生思想道德现状积极方面 | 第15-17页 |
·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道德观在初中生群体中居主导地位 | 第15-16页 |
·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在初中生中能较好地得以遵守 | 第16页 |
·初中生的心理状况有所改善 | 第16-17页 |
·初中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政治素质方面 | 第17-18页 |
·道德素质方面 | 第18-19页 |
·心理素质方面 | 第19-20页 |
·人际关系方面 | 第20-21页 |
·初中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学校在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存在着“五个脱节” | 第21-22页 |
·社会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22-23页 |
·新时期社会负面环境的不良影响加大 | 第23-24页 |
·新时期初中生群体的复杂性、差异性增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意义、思路和原则 | 第25-30页 |
·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意义 | 第25-26页 |
·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 | 第26-28页 |
·坚持课程育人 | 第26页 |
·坚持文化育人 | 第26-27页 |
·坚持实践育人 | 第27页 |
·坚持礼仪育人 | 第27页 |
·坚持网络育人 | 第27-28页 |
·坚持制度育人 | 第28页 |
·坚持合力育人 | 第28页 |
·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工作原则 | 第28-30页 |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 第28页 |
·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 第28-29页 |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29页 |
·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第29页 |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路径选择 | 第30-37页 |
·学校:在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主阵地作用 | 第30-34页 |
·增强道德体验,提高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 | 第30-31页 |
·构建“大德育”框架,充分挖掘其他渠道的道德教育 | 第31-33页 |
·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管理方式 | 第33页 |
·建立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4页 |
·加强初中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系统的约束功能 | 第34页 |
·家庭:发挥在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 第34-35页 |
·社区:发挥在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平台作用 | 第35-36页 |
·建立三位一体的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联动机制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初中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