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一) 关于课程标准概念的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关于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背景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关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背景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 关于课程标准实施的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关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解读 | 第17-22页 |
一、生物课程的基本性质 | 第17页 |
二、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17-19页 |
(一)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 第17-18页 |
(二) 面向全体学生 | 第18页 |
(三) 倡导探究性学习 | 第18-19页 |
(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第19页 |
三、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 | 第19页 |
四、生物课程的基本目标 | 第19-20页 |
五、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 | 第20页 |
六、生物课程的实施建议 | 第20-22页 |
(一) 教学建议 | 第20页 |
(二) 评价建议 | 第20-21页 |
(三) 教科书编写建议 | 第21页 |
(四)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2-3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页 |
(一)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22-23页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一) 课时安排情况 | 第23页 |
(二) 课程目标实施情况 | 第23-25页 |
(三) 教学过程实施情况 | 第25-26页 |
(四) 评价过程实施情况 | 第26页 |
(五) 教材使用情况 | 第26-27页 |
(六) 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 第27-28页 |
(七) 教师素质情况 | 第28-29页 |
(八) 影响实施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落实《标准》的对策与建议 | 第31-38页 |
一、增强学校落实《标准》的力度 | 第31-33页 |
(一) 将教育目的具体化,深化教师对《标准》的理解 | 第31页 |
(二) 开展有创意和活力的学校活动 | 第31页 |
(三) 开展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师研修 | 第31-32页 |
(四) 实施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丰富其人性为目的的教育 | 第32页 |
(五) 充分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重视生物教学 | 第32-33页 |
(六) 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 | 第33页 |
(七) 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 | 第33页 |
(八) 寻求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 第33页 |
二、提高教师落实《标准》的水平 | 第33-36页 |
(一) 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观念 | 第34页 |
(二) 强化教师的三项基本知识 | 第34-35页 |
(三)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35页 |
(四) 增强教师的职业期望 | 第35-36页 |
(五) 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 第36页 |
三、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 第36-38页 |
(一) 改进教师评价体系 | 第36-37页 |
(二) 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51页 |
附录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教师) | 第41-47页 |
附录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