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防护性能概述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理论与方法 | 第18-31页 |
·显示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18-21页 |
·薄壳理论 | 第21-27页 |
·接触碰撞算法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后下部防护装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8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33页 |
·定义材料模型 | 第33-35页 |
·网格划分 | 第35-36页 |
·沙漏控制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重型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碰撞仿真及分析 | 第38-51页 |
·载荷和约束参数的设置以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8-40页 |
·载荷和约束参数的设置 | 第38-40页 |
·评价指标 | 第40页 |
·后下部防护装置碰撞仿真分析 | 第40-47页 |
·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 第41-45页 |
·模型验证 | 第45-47页 |
·碰撞吸能性与防护支臂壁厚的关系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改进后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碰撞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 第51-62页 |
·新结构介绍 | 第51-52页 |
·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 第52-55页 |
·斜支撑优化设计 | 第55-61页 |
·定位优化 | 第56-59页 |
·壁厚优化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