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轿车多领域统一建模与操控稳定性仿真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概况 | 第14-17页 |
·纯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研究和应用概况 | 第14-16页 |
·多领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纯电动轿车多领域分解与建模机制 | 第19-28页 |
·引言 | 第19页 |
·纯电动轿车模块化分解 | 第19-22页 |
·纯电动汽车基本结构 | 第19-21页 |
·纯电动轿车模块化分解 | 第21-22页 |
·纯电动轿车多领域建模机制 | 第22-27页 |
·纯电动轿车多领域模型连接 | 第22-25页 |
·Modelica语言的多领域模型库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28-50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基本元件建模 | 第29-32页 |
·螺旋弹簧原理及模型 | 第29页 |
·减振器原理及模型 | 第29-30页 |
·横向稳定杆建模及仿真 | 第30-32页 |
·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 | 第32-39页 |
·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结构及特点分析 | 第32-33页 |
·麦弗逊式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麦弗逊式前悬架KC仿真试验分析 | 第35-39页 |
·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 | 第39-45页 |
·双横臂式扭杆弹簧独立悬架结构及特点分析 | 第39-40页 |
·双横臂式扭杆弹賽独立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双横臂式前悬架KC仿真试验分析 | 第42-45页 |
·多边杆式后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 | 第45-49页 |
·多边杆式后独立悬架结构及特点分析 | 第45页 |
·多边杆式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多边杆式后悬架KC仿真试验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50-63页 |
·引言 | 第50页 |
·转向系统建模 | 第50-55页 |
·转向系统机械结构及建模 | 第50-52页 |
·电动助力转向原理及建模 | 第52-55页 |
·转向系KC仿真试验分析 | 第55-62页 |
·麦弗逊悬架转向系KC试验 | 第55-59页 |
·双横臂悬架转向系KC试验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纯电动轿车多领域整车模型 | 第63-72页 |
·引言 | 第63页 |
·底盘多领域模型总成 | 第63-67页 |
·轮胎模型 | 第63-64页 |
·路面模型 | 第64-65页 |
·底盘多领域模型 | 第65-67页 |
·其它系统建模 | 第67-69页 |
·电机工作原理及建模 | 第67-68页 |
·电池工作原理及建模 | 第68-69页 |
·纯电动轿车整车模型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整车操控稳定性仿真及评价 | 第72-92页 |
·引言 | 第72页 |
·操控稳定性仿真及评价 | 第72-91页 |
·转向盘角脉冲输入瞬态响应仿真及结果评价 | 第72-77页 |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瞬态响应仿真及结果评价 | 第77-85页 |
·稳态回转仿真试验及结果评价 | 第85-88页 |
·单移线仿真试验及结果评价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录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