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7-18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大学生生命安全现状分析 | 第19-31页 |
·影响大学生生命安全的因素 | 第19-24页 |
·违规用火用电 | 第19-21页 |
·人身伤害 | 第21-22页 |
·交通事故 | 第22-23页 |
·食品卫生 | 第23-24页 |
·自然灾害 | 第24页 |
·大学生生命安全及生命价值观现状 | 第24-26页 |
·大学生生命安全现状 | 第24-25页 |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 | 第25-26页 |
·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现状 | 第26-31页 |
·生命安全意识不浓厚 | 第26-28页 |
·生命安全教育体制不健全 | 第28页 |
·生命安全教育方法不全面 | 第28-29页 |
·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不丰富 | 第29-31页 |
第3章 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31-40页 |
·大学生个人经历的差异性及心理不健全 | 第31-32页 |
·大学生个人经历的差异性 | 第31页 |
·大学生心理不健全 | 第31-32页 |
·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未从家庭教育抓起 | 第32-33页 |
·家长生命安全教育意识有所欠缺 | 第32页 |
·家长对孩子生命安全教育力不足 | 第32-33页 |
·家长对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了解有所欠缺 | 第33页 |
·学校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不全面 | 第33-36页 |
·生命安全教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生命安全教育未提升到战略层次 | 第34-35页 |
·基层教师执行力弱化至生命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 第35页 |
·生命安全教育未从小抓起 | 第35-36页 |
·对出现大学生生命安全事件进行封闭 | 第36页 |
·社会各阶层未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起足够的引导作用 | 第36-37页 |
·生命安全教育机构和组织寥寥无几 | 第36-37页 |
·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变迁 | 第37页 |
·社会舆论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37页 |
·国家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不足 | 第37-40页 |
·我国的教育体制过于保守 | 第38页 |
·国家对生命安全教育学科认识不足 | 第38-39页 |
·国家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公共投入几乎为零 | 第39-40页 |
第4章 建设“五位一体”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 第40-54页 |
·加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本我教育——自我教育 | 第41-44页 |
·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摆正大学生心态 | 第41-42页 |
·实行自我教育“四步法”,提高生命安全意识 | 第42-43页 |
·加强审美教育,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 第43-44页 |
·重视大学生生命安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 | 第44-47页 |
·增强家长生命安全教育意识 | 第44-45页 |
·提高家长生命安全教育力 | 第45-47页 |
·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第47页 |
·增强大学生生命安全主导教育——学校教育 | 第47-50页 |
·健全高校生命安全教育保障机制 | 第47-48页 |
·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提升到战略高度 | 第48页 |
·加强高校基层教师执行力 | 第48-49页 |
·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生命安全教育方案 | 第49页 |
·带领学生学习典型事件 | 第49-50页 |
·成立生命安全教育组织 | 第50页 |
·营造大学生生命安全环境教育——社会教育 | 第50-52页 |
·建立生命安全教育的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 | 第50-51页 |
·充分发挥舆论作用 | 第51-52页 |
·强化大学生生命安全宏观教育——国家教育 | 第52-54页 |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国家发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第一抓手 | 第52-53页 |
·健全生命安全教育学科建设 | 第53页 |
·加大生命安全教育投入,完善生命安全教育配置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1、结论 | 第54页 |
2、展望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