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二维转台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转台的发展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国外转台发展研究状况 | 第11页 |
·国内转台发展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转台研究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转台的类别以及其各项主要性能指标 | 第13-16页 |
·转台的类别 | 第13-14页 |
·其各项技术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 | 第14-16页 |
·论文思路安排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技术指标 | 第16-17页 |
2 二维转台控制系统设计 | 第17-26页 |
·二维转台的结构与组成 | 第17页 |
·二维转台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7-19页 |
·测角系统设计 | 第19页 |
·安全保护系统设计 | 第19-20页 |
·电机的分类及选择 | 第20-21页 |
·步进电机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 第21-25页 |
·步进电机的分类 | 第21-22页 |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结构 | 第22-23页 |
·混合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 第23页 |
·混合式步进电机数学分析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6-40页 |
·主控器芯片电路设计 | 第26-28页 |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28-31页 |
·电源电路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隔离与保护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电源隔离电路 | 第32页 |
·光耦隔离电路 | 第32-33页 |
·保护电路 | 第33页 |
·电流采样电路 | 第33-34页 |
·串口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DA转换电压基准源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接口调试电路设计 | 第36页 |
·存储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二维转台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二维转台控制方法及驱动研究 | 第40-59页 |
·二维转台控制方法简介 | 第40页 |
·二维转台的数学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常规PID控制原理及设计 | 第41-44页 |
·位置式常规PID控制算法 | 第42页 |
·增量式常规PID控制算法 | 第42页 |
·常规PID控制算法中参数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常规PID控制器仿真及分析 | 第43-44页 |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原理及设计 | 第44-51页 |
·模糊推理方法及模糊控制器 | 第46页 |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构成 | 第46-47页 |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参数设置 | 第47-50页 |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仿真及分析 | 第50-51页 |
·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技术研究 | 第51-58页 |
·混合式步进电机传统驱动方式 | 第52-54页 |
·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 | 第54-55页 |
·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原理及其控制方式 | 第55-57页 |
·步进电机速度控制规律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二维转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9-64页 |
·上位机通讯子程序 | 第59-61页 |
·下位机通讯子程序 | 第61页 |
·细分驱动子程序 | 第61-62页 |
·串口程序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71页 |
·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 | 第64-65页 |
·实验用步进电机的精度计算 | 第64页 |
·转台带动负载能力的计算 | 第64-65页 |
·系统性能指标的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65-70页 |
·转台带动负载能力的验证 | 第66页 |
·转台精度的验证 | 第66-70页 |
·转台误差的分析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