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8页 |
1 艺术品拍卖及涉假问题概述 | 第8-9页 |
2 艺术品拍卖领域涉假问题(一)——假拍 | 第9-13页 |
·假拍的概念 | 第10页 |
·假拍的方式 | 第10-11页 |
·拍卖行假拍行为 | 第10页 |
·买方的假拍行为 | 第10-11页 |
·假拍的后果 | 第11-12页 |
·对拍卖领域假拍现象的法律规制 | 第12-13页 |
·利用现有法律规定来规制艺术品假拍问题 | 第12-13页 |
·借鉴先进经验规制竞拍成功后不付款现象 | 第13页 |
3 艺术品拍卖领域涉假问题(二)——故意拍假 | 第13-19页 |
·故意拍假行为的概念 | 第14页 |
·故意拍假行为的产生原因 | 第14-16页 |
·艺术品真伪鉴定模糊使得造假者容易造假 | 第15页 |
·盈利需要 | 第15-16页 |
·对于故意拍假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16-19页 |
4 艺术品拍卖领域涉假问题(三)——拍卖真伪不明的艺术品 | 第19-33页 |
·目前我国关于拍卖真伪不明艺术品的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声明不保证条款在我国拍卖领域适用的不恰当处 | 第21-24页 |
·危害了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健康发展 | 第21页 |
·与其他部门法之间存在冲突 | 第21-23页 |
·外部环境无法满足声明不保证责任条款的良性运行 | 第23-24页 |
·不保证责任条款的域外起源和发展 | 第24-28页 |
·声明不保证条款的域外起源 | 第24-25页 |
·英国法上的声明不保证责任 | 第25-26页 |
·德国法上的声明不保证责任 | 第26-27页 |
·美国法上的声明不保证责任 | 第27-28页 |
·我国声明不保证责任应用的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片面理解声明不保证责任 | 第29页 |
·整部《拍卖法》并没有规定对瑕疵艺术品及赝品拍卖后的救济措施 | 第29-30页 |
·对于拍卖行的审查义务不明致使拍卖行普遍滥用声明不保证责任 | 第30页 |
·对我国声明不保证责任条款的修改与完善 | 第30-33页 |
·声明不保证责任应缩小应用范围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明确声明不保证责任的适用范围 | 第32页 |
·声明不保证责任应当明确且具体 | 第32页 |
·宣传图册的表达应严谨并禁止使用诱导性词汇 | 第32-33页 |
5 落实艺术品拍卖中的各项配套工作使声明不保证责任得到更好应用 | 第33-38页 |
·完善艺术品鉴定环节并将其与交易相结合 | 第33-35页 |
·加强拍卖行业自律 | 第35页 |
·建立对拍卖过程的市场监督机制 | 第35-36页 |
·建立赝品回购机制 | 第36页 |
·建立统一的艺术品价值评估机制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